因浙江西湖龙井、安徽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江西庐山云雾、湖南石门银峰、湖北恩施玉露、四川蒙顶甘露等名茶,都产于北纬30°附近,所以在茶界,一直有个“神奇的北纬30°“的传说。刚好位于北纬30°附近的重庆石柱县,于前几年参考这些名茶产区后,也借当地有七曜山的地利,选择了茶产业为发展方向。
七曜山主脉由十多座海拔超过米的山峰组成,最高山峰海拔米,这里常年大风,因风大而得名“大风门”。
七曜山莽莽苍苍,有很多溶洞,曾在一山洞中发现十一件青铜器,被鉴定为属汉代的铜釜、铜洗。
七曜山脉的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有一棵树龄达多年的野生水杉,被称为中国一号水杉母树。
名茶多名于品质,茶叶品质一般与生态、气候息息相关。在气象中,北纬30°确实也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时,赤道高空的高压空气向南北两极流动(低纬度到中低纬度)形成气流,此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东偏转,到达南北纬30度附近,彻底偏转为西风不再北上。西风在水平方向上堆积后,被迫下沉,就形成近地面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温度高,层结稳定,对流弱,降水较少,在其控制下,多是高温干燥的气候,这种天气在北纬30°的梅雨期之后,极为显著,常常造成茶园的干旱问题。所以北纬30°的名茶,多生于山水之间,这样才能在严酷天气下,多些水汽的滋养。
副热带高压的东部相对稳定,西部因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形影响,层结比较不稳定。所以副热带高压东部降水比较少,西部降水稍多。这种特点,平衡了西部的大陆性气候(全年温度极差更大,降水更少,且多在夏季),使其也能适宜茶树生长。
副高压的脊线叫副热带高压脊,是一股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这种不固定,是因为赤道低压始终位于太阳直射地球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时,副高压带也随之不断位移。
二分节气,地球上的副高压带位于南北纬20°~30°附近;
南北回归线相当于赤道,即北半球的冬至日和夏至日时,副高压在南纬30°-40°和北纬30°-40°附近;
北半球夏至日,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夏威夷(北纬35°)附近,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亚速尔(北纬30°)附近;
副热带高压脊一般分布于南北纬30°左右,具体在25°-35°之间。
气压差带来空气的流动,形成了气流,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天气。气流跨纬度流动时,因不同纬度处,地表的自转速度不同,使气流在东西方向上,相对地表显得偏快或滞后,表现为风向的偏转:高纬到低纬,转为东风,低纬到高纬,转为西风。
从副热带高压到赤道低压的气流,向西偏转为东风、信风。南北半球的两支信风交汇,又形成热带辐合带。在北半球:
海洋上,赤道高压向正东偏转、堆积、下沉的地方,在30-40°间。整个东北信风带,于每年3-9月,在北纬5°-25°至25°-35°间变动。于9月到次年3月,在北纬10°-30°至5°-25°间变动。
盛夏季节,南半球的东南风,部分跨过赤道进入北半球,转为赤道西南风。隆冬时节,北半球的东北风,部分跨过赤道进入南半球,转为赤道西北风。跨越的部分,一般不超过5°。
夏至前后,热带辐合带可北进到华南地区(北回归线附近),与太平洋冷高压交锋,形成强烈对流天气。
从副热带高压带向副极地低压带流动的气流,向东偏转,到南北纬60°附近,转为几乎与纬度平行的盛行西风。副极地近地面(60°附近)原本不算低压,只是相对副热带显得低压。
副极地和极地近地面气压差,促成的极地东风向赤道方向运动时,会遇到盛行西风,更暖更轻的西风沿着极地东风向上爬升,形成副极地高空高压并向南北分流,南下的气流,也是在南北纬30°附近下沉,这就使副热带近地面变得更为高压。
极地气旋影响着西风的强度。冬季,随着极地气旋达到最强,盛行西风增强;夏季,随着极地气旋达到最弱,盛行西风减弱。
和信风一样,西风带的范围也受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影响,起始于25°-35°间。西风带主要在纬度在35°-65°之间。
信风和西风,都是天气的组成部分。但是因夏季地表气温升降快,对气压的影响没有海洋显著,而地面对风又有较强的摩擦阻力,故大陆的信风只出现在冬季。南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点越远离赤道,信风和西风带的起点越偏北。
海洋上的信风和西风常年存在,只是有强弱上的规律变化,其带动的暖流和寒流,显著影响着沿海地区的气候。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量的陆地,对西风有阻碍作用,所以这里大陆气候的东西差异特别明显。
当副极地低压强劲时,会与副热带高压交锋并继续南下,冷热空气对流,形成气旋,使西风带出现频繁、显著的天气变化,北纬30°附近的茶园,冬季就常有雨雪天气。
没有高原、高山阻挡时,信风和西风吹过的大陆海岸,都可享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如欧洲的东岸和西岸。中国因处在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受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东南沿海地区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南部,则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地区。
季风是风向季节性变化较大的风。如陆地在冬季时的降温以及夏季时的升温都比海洋快和明显,这种海陆表面温差造成的气压差,就会使风向出现季节性变化。
盛夏和隆冬时节,由越过赤道的信风偏转形成的赤道西风,和隆冬与盛夏时节此处的信风方向大致相反,它们就有季风的性质。
影响我国北纬30°地区的季风,是以夏季太平洋作为冷源,在东亚东部形成的,跨越纬度极广的东南季风和以冬季西伯利亚平原以及蒙古高原作为冷源,形成的由东亚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温和湿润。
冬季西北季风干燥寒冷。
北纬25°-35°处主要受季风影响,然而赤道高压在此地带的被动下沉,使其直接参与了信风、西风的形成,由地理因子变成了一个天气因子,这种特殊性,可能是北纬30°附近名茶辈出的主要原因。
国内的北纬30°处,冬半年峰上反信风和锋下西北季风等的影响,形成降水;夏半年沿海地区主要受副高压和东南季风影响,带来降水;内陆主要因副高压与西藏高原等地的冷高压交锋,形成降水。
总的来说,在北纬30°,冬半年西风(反信风)和季风较稳定,降水有一定保证。内陆茶区夏半年的降水,主要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变化影响,也与生态环境有关,地利的权重较大。沿海茶区夏半年雨水依靠副热带高压和季风交锋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天时的权重较大。当有山林湖泊时,对局部气候能有效调整,地利因此也可修饰天时。
山林湖泊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北纬30°茶区出产好茶的重要支持。
在北纬30°的气候之下,较多发育黄壤和黄棕壤,黄棕壤带垂直分布的海拔,在黄壤带之上。它们土层较厚,矿物质养分淋溶流失较少;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较慢,土壤保有的养分含量较高。四川等地还有较多的紫色沙壤土,因分化程度低,土层一般较薄,偶尔也有土层较厚的紫色土茶园,茶树健壮,叶片光亮,如重庆梁平县锦屏镇的森林茶园。
土壤的质地和养分,主要还与地质有关,如沿海地区多岩浆岩,分化土壤砂性较强,钾镁含量可能较高;内陆地区多沉积岩,磷含量相对要高,土壤粘性可能较强;石山区的风化土壤,砂性相对较强,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只是保肥性略差,茶树相对不易吸收养分。
按照副高压形成的位置,将北纬30°附近,精确到北纬25°-35°视野下,则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全境被纳入;
江苏仅北部0.22°超出了北纬35°,江苏南部的4.5°、河南南部的3.76°、陕西南部的3.53°、甘肃的2.66°,都在此范围内。
在南方,江西最南端超出0.3°,湖南和贵州最南部超出0.62-0.63°;广西南部超出约1.24°,福建南部超出约1.5°,云南南部超出3.8°;广东仅最北部的0.34°在此范围内;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越了台湾嘉义、福建东山县南部海面、广东潮州和广州市从化,三水、广西梧州、云南墨江等地,这一线都是夏至前后的副高压中心。
经线上,变化1纬度的距离约为.11千米,故北纬25°-35°的南北跨度有1.1千米左右,在国内:
其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内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越是北上,夏半年跨越赤道的西南风和印度西南风的影响越弱,时间越短,降水越少,土壤类型中红壤分布越少。
随着气温回暖,赣南于3月下旬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
江南丘陵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春雨之后,夏雨梅雨主要由季风引发,梅雨随着季风一路北上。季风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于南海北部,5月底至6月5-10日到达华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达长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进至黄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终界线—华北一带,强烈的夏季季风还可持续到达俄罗斯,之后再随着太阳的南行,被冬季季风步步逼退。
这一范围内的名茶产区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就有:
沿海有江苏太湖洞庭碧螺春、宜兴阳羡茶、南京雨花茶;浙江安吉白茶、越州龙井、雪窦山茶、雁荡毛峰、平阳黄汤、永嘉乌牛早;福建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内陆有浙江武义武阳春雨、惠宁茶、丽水茶;
福建武夷岩茶、政和白茶、寿宁高山茶、漳平水仙;
河南有信阳毛尖;
安徽有太平猴魁、岳西翠芽、舒城小兰花、霍山黄芽、六安瓜片、安茶;
湖北有天堂云雾茶、五峰绿茶、峡州碧峰茶;
江西有婺源茶、河口红茶、狗牯脑茶;
湖南有君山银针、兰岭毛尖、高桥银峰、沩山毛尖、安化松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
广东有乐昌白毛茶、广西有桂林毛尖、三江茶;
陕西有汉中仙毫、紫阳毛尖、泾阳茯茶;
甘肃茶区位于陇南市康县、文县、武都区三县区交界处,产碧口龙井、龙神茶有毛尖、翠峰、翠竹和弯曲脱毫型绿茶以及红茶;
重庆有城口县鸡鸣贡茶、梁平甜茶,金宝眉红茶、武隆高山茶、南川古树茶、巴南银针、永川秀芽;
四川有米仓山茶、古蔺茶、泸州早茶、宜宾早茶、北川苔子茶、沐川茶、眉山茶,峨眉竹叶青、马边茶、洪雅高山茶、蒙顶黄芽、蒙顶石花、荥经高山茶、甘孜州茶;
贵州有梵净山茶、凤岗富硒茶、湄潭翠芽、石阡苔茶、雷公山茶、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尖、毕节,六盘水,晴隆,普安早茶;
云南有滇东北茶区昭通全境、曲靖北部,滇中茶区昆明北部、楚雄、大理,滇西茶区保山隆阳,腾冲、德宏北部。
比起云南南部山头茶争霸的格局,云南北部茶区要宁静许多,但其发展发展反向,似乎也是以利用古树茶资源为重点。
昭通有盐津、大关、绥江、彝良、威信、水富、镇雄、永善8县生产茶叶,茶区海拔分布在m~m之间,主要品种为优良小叶种台茶。曲靖多生产绿茶,富源县有古树茶分布。
滇中茶区大、中、小叶种茶树品种的过渡区,主要有大理的下关茶厂。
隆阳有很多古茶树资源,分布在北纬25°附近的,是跨越隆阳、腾冲的高黎贡山保护区海拔米处的,野生型有高黎贡山茶树王。隆阳区的名优茶品有永昌毫峰、凤溪玉叶、康露春、云雾冰清。
腾冲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北部的明光镇、马站乡、中和镇,也都有茶区分布。
北纬30°附近,或者说北纬25°-35°范围间,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中小叶种名茶产区。选择其中原料优质,工艺稳定的茶叶,进行品饮对比,探寻品种,气候和生态与风味的关联,获得独有体会,是喝茶一事上主要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