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高磊盈通讯员时荣林周玉田)五月初的一个下午,灌阳县文市镇集全村小鲁自然屯内一条小溪所处的农田突然沉塌,出现不明大坑。大坑刚出现时,仅长3米宽2米,经过四十多天的扩展,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长约35米,最宽处约5米的大坑。这个大坑到底如何形成的?为何会不断变大?6月17日,记者来到文市镇一探究竟。轰的一声巨响田间突现大坑17日中午,记者来到了灌阳县文市镇集全村小鲁自然屯,莫名出现的大坑就位于该村的农田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坑所处的农田位于一个群山环绕的盆地里,和一座名为门前山的小山紧紧相挨,据集全村文新荣副主任介绍,门前山里有很多溶洞,洞内的石钟乳非常漂亮。位于山脚的大坑目前已被有关部门围起了警戒线,大坑边还竖立着一块写有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的提示牌,大坑长约35米,最宽处约5米,呈现出不规则的弯曲状。大坑旁是一条3米宽的小溪,溪水由附近的山上流下,潺潺不断的流入大坑,受连日来的暴雨影响,溪水比较急促,坑内的水也非常深。刚开始根本没有这么宽,只是一个小坑,只有3米多长,2米来宽。文新荣表示,小鲁屯的这个坑最初出现在今年5月3日。据了解,当天下午三点多,他突然接到女村医文桂英的电话,电话里文桂英着急的告诉他,村里农田突然冒出了一个小坑,溪水全部都流进坑里了。文新荣闻讯后立即赶到农田附近,文新荣说,文桂英是从附近路过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沿着小溪循声走过去,才看到了突然冒出的坑。文新荣说,小坑出现的地方刚好截断了小溪,并形成了一个大的落差,溪水流入小坑,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哗啦啦的声音很大,离很远就能听得到。农田里莫名其妙冒出小坑,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家猜测,农田下方应该有一条暗河,在暗河的不断冲刷下,农田下的土壤被日积月累的冲刷掉,才形成了小坑。四十多天时间过后小坑变成大坑由于突然出现的小坑距离自家农田比较近,务农时文新荣每天都要绕到附近看看。他说,从5月初开始,他是看着小坑一天天变成大坑的。刚开始坑虽然比较深,但是很小,之后就越来越长、越来越宽。文新荣说,刚开始坑内的水位比较低。之后,坑越来越大,水位也慢慢上涨。记者根据附近村民6月初拍摄的照片看到,当时整个坑已经扩展到了二十多米,水位也涨到了距离坑边2米高的位置。有时候坑里面还会有突突突的冒水的声音,有点像小喷泉。文新荣说。前几天,灌阳地区普降大雨,在接连几天的雨水冲刷下,大坑继续变宽变长,水位也不断上涨,甚至淹没了附近的农田,最近几日转晴,水位才慢慢下降。照这个趋势下去,这几天坑还会不断变大。文新荣指着大坑周围的几道裂缝说,目前大坑总共毁了四户人家的部分稻田,如果一直扩大,受影响的农户可能还会增加,再加上农田距离村民的住房也只有几百米,如果一直蔓延下去,恐怕会对大家的生活也造成影响。地质专家:与岩溶地质沉陷有关记者了解到,事发后,集全村的工作人员已经将事情向文市镇相关部门做了汇报。6月中旬,灌阳县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曾去到现场查看。17日,该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最近几天雨水较多,大坑内积水较深,还不能明确大坑成因,也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地下暗河。他们会等水位下降后,邀请市内的相关专家到场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雷明堂告诉记者,初步判断文市镇农田的大坑应该是岩溶地面塌陷引发的,这种地质现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常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地下有石灰岩而且石灰岩中有溶洞,溶洞内存在地下河,溶洞水位变化、流动,会把覆盖在石灰岩上面的松散土壤侵蚀、掏空带到溶洞里,最后就会形成地面塌陷区。雷明堂说。雷明堂分析称,受降雨量增大等因素影响,溶洞的水位在短时间内上涨,水流变大,会对本来就松软的周边土壤有进一步的冲刷,在这个过程中,小坑就容易被不断的冲刷成大坑。鉴于近期该地区连续降雨,仍存在被冲刷沉陷的可能,他建议附近村民应该做好防护工作,轻易不要靠近大坑。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