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睛空一鹤
时值深秋,那些标志性的道行树,在风里举起五颜六色的手掌。它们有的火红如霞,有的金黄若绸,有的半边脸绿,半边脸黄。参差错落,却又丝毫不觉得杂乱,反倒生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来。车行道中,宛若驶进一条沉静又热烈的回廊,秋的韵味一点点铺展开,在眼眸里摇曳。
眼前忽然闪现出水的影子。桥下,乱石穿孔处,流水潺潺。水不很清澈,一半儿浑浊,一半儿清澈,形成奇异的景观。我猜想这就是伊河。秋天的伊河,像蒙蒙云雾里旁逸斜出的一段故事,清寂,悲凉而又通透。太阳穿过附近的林子,又缓缓流向低处。于是,这些咿咿呀呀的流水,全被踱上了一层银色。加上水面偶尔飘落的叶子,多像一则宋词的慢板,悠悠地,直渗进人的心里去。
有人唱起了歌。嗓音干净唯美,若春天的和风,柔柔地打着旋儿。车厢里陡然安静下来,只有那歌声软软地滑落。我一时间有些恍惚,一些旧年的梦趁虚而入。又一片水色。这是嵩县的陆浑水库。太阳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云层,隔窗望去,水天一色,一径的苍茫。零星行驶的船舶,在浩大的水面,更像几枚标点符号。吸引我视线的,是水里一簇不知名字的树。它们一半在云里,一半在水里。远远望去,另有一番风情。
我的目光一直被它们牢牢攫取。在水一方,这树,这风景,如此淡然,而又这般清丽!如果可以用颜色来描述这种感觉,那就用青色吧?像青衣的水袖,盛雪的玉碗,抑或是国画的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就是这样的感觉。几番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
第一站:鸡冠洞。有“北国第一溶洞”之美誉。这是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一处地下溶洞。洞里很黑,除了供游人照明的地灯,剩下的也就寥寥可数几盏彩灯。彩灯的光线打在那些鬼斧神工的熔岩景观上,平添一份神秘。导游的解说赋予了这些无生命的东西以情感,以灵性,什么千年一吻,一吻千年,神龟拜寿等,给予了人们多少丰富的想象和智慧。只能赞叹,是啊,除了赞叹,似乎所有的言语都是苍白和多余的。顶上的石花,壁上的石纹,保存完好的石像,脚下的石阶,鳞次栉比的溶洞,九曲回环的造势,让人仿佛置身石林。坚硬与柔软,历史和现实,在这一刻,完美结合。
溶洞很潮,空气对流也不是很好。由于来来回回地攀爬,身上已经汗湿。我急于出来。鱼贯而入的人流,再次鱼贯而出。就像穿堂而过的风,在历史的隧道周游一圈,最终回归原点。原点是略显疲惫的人群。
第二站:重渡沟。我知道重渡沟有两大景观非常有名。一为瀑布,一为竹林。我此番前来,不为瀑布,专为那一片让人心向往之的竹林。
果不其然,还没进村,就望见一片挨一片的竹林。青翠,挺拔,俊秀,清新脱俗。这是我给它们的评价。对于竹子的情有独钟或许和文字有关。喜其行,俊朗峭拔,争高直指,千百成林。爱其神,狂风骤雨,不改其节,潇潇洒洒,气定神闲。郑板桥笔下的几杆疏竹,寥寥几枚叶脉,而神韵尽显。李白亦爱竹。那枝叶婆娑世界是他愁苦时自我慰藉的天地。当然,还有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对竹生欢喜心。他们爱的,无非是竹的清和贞,宁死不改其节,这是怎样雍容的气度!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看来我爱竹,也不是什么特别让人刮目的事情。仅仅是喜欢而已。这喜欢是一件十分唯心的东西。再恶劣的环境,如若有了几杆竹的点缀,立马有了画龙点睛的神韵,而且那破败与晦涩的格调立马上升为一种脱俗的味道。
就像这个其貌不扬的村子,仅仅因了家家户户门前的这一簇簇竹林,而变得质感细腻起来。就连那碧砖红瓦的建筑,也平添了几分诗意。这份诗意绝对不是故意为之,因为随处可见,门前、洼地,沟渠,到处流泻着青翠,竹影横斜,眼睛过足了眼瘾,却还为突然而至的雨惊扰了与竹林亲密接触的机会,而耿耿于怀。雨脚越来越密集。而竹林却越发青翠。
我一手握伞,一手按动快门。镜头被雨打湿了,那些俊秀的影子呈现出朦胧的晕圈。也许,凡事就是这么回事,当我距离你十分遥远时,你的影像很清晰。而现在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清你的样子。竹,这藏在袖底的秘密,被一片雨幕打劫。我有些怅然若失。好在那些瀑布解救了我。那么多的瀑布!因为雨,瀑布的气势越发壮观。重渡沟,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沟。相传因历史人物刘秀而出名。
著名作家张一弓赞叹“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被称为“北国水乡”。拾级而上,时时处处可闻水声环佩叮咚。它们或藏于密林深处,倚门回首;或半路杀出,巧笑嫣然;或悬于山崖之上,蔚为壮观;或匍匐于沟渠,闲适自然……雨声,泉声,笑语声,飞红滴翠。那些被冲洗过的事物,脉络清晰。
平凡的事物一旦和周边的环境和谐统一,景致就有了深度,看久了自然就生出一方惬意来。那些成洼,成泉,成河,成瀑的水呵,珠圆玉润,和着林间的鸟啼,婉转悠扬,让人心生雀跃。加之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用竹子做成的各色艺术品琳琅满目,一片青翠在目,万里河山锦绣。什么个人荣辱,恩怨,统统被山水竹林所荡涤,心一点点静下来。拈花微笑。
归程的时候,我还在想,除了我能带走的,我还留下了什么?也许,我真的遗失了某些情节,等待再次的擦肩。
.10.28-30日一行开封赏菊,游郑州绿博园,登封少室山登高望远.回来已近半个月,却每每琐事缠身,心情浮躁的无以复加,终于于今天完成此篇,以记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