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智华
广东英德市西南60公里处的九龙、黄花、岩背三镇,有著名的英西峰林走廊风景区,这是群山环抱的一片谷地,属喀斯特地貌。
这里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溪涧、岩洞、古建筑点缀其间,是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景区,著名景点有千军峰林、公正村峰林、彭家祠、洞天仙境等,自然景观似桂林,故有“英西小桂林”之称,整个景区绵延20余里。
英西峰林走廊山水秀丽,山峰成林,特别是洞天仙境(原名穿天岩)景区素有“华南第一天坑”之称,是英西峰林走廊的核心景区。
洞天仙境景区有极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地貌,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天坑为一体,山中有洞,洞中有水,别有洞天,故称洞天仙境。
进入洞内,岩石突兀,耸立如笋,且形态万千,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回望洞口,有一巨柱状的岩石屹立于山洞岩崖上,其与岩崖连体就像一条仰头回首的“龙”,也似一头“凤”,守在洞口。
洞天仙境位于英德市九龙镇,关于这九龙镇名字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龙有九子,有一天,这九子在天上看到英西峰林这地方山清水秀,不亚于瑶池仙境,于是,它们一时兴起下到凡间戏水。
与此同时,当地爆发一场瘟疫,九龙体恤百姓疾苦,用龙身钻山穿洞,打造出“洞天仙境”这一洞天福地,同时喷出神水,化作洞内的湖水,而患有瘟疫的百姓,喝下洞内的湖水,并在洞中歇息静养半日,所患疾病不治痊愈。
当地老百姓为纪念九龙的恩德,就将该地改名为“九龙”。
至于九龙后来的去向,估计是龙九子私下凡间,被玉皇大帝发现而把它们化成英西峰林走廊的峰林,由于龙是“阳气”的化身,所以英西峰林的朝向都是向着东方。其中一条龙,当初或许钻进洞天仙境洞内躲避,而被化为洞口“龙”模样的岩石。
九龙镇附近是黄花镇,黄花镇坑坝螺山有彭家祠,建筑物依山势叠建而上,气势壮观,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其始建于清朝中期,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山贼而建,整个建筑四面封闭,仅中间一条石阶为通道。
距离洞天仙境偏西南15公里处的清新县浸潭镇六甲洞路段有一神奇洞穴,名金龙洞,其藏有与其他洞穴不同的“宝贝”。
六甲金龙洞是长达3公里的地下河洞穴。溶洞因地下河形似腾龙,且洞内有橙黄和橘红色的沉积物集中分布,呈现金鳞片片,金光闪闪,故名“金龙洞”。
金龙洞内有天然形成的石笋、钟乳石群,其状如巨大无比的“金龙”在腾飞。洞内有栩栩如生的元阴石、元阳石,以及金光闪闪的石瀑布、沧海桑田、罗马柱、千羊上山、富贵竹、大象嬉水、小黄龙、天池、龙帐等景观,形态万千。
其中,最有特色的几件宝,包括一座高4米、正面圆弧宽达10米圆碗形岩石,就像“聚宝盆”,其在灯照之下金光闪闪,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颜色,其状之巨大,被称为世界洞穴最大的天然“聚宝盆”;还有沉睡亿年的世界奇观石头开花等奇观。
金龙洞可以说是凝聚天地间精灵之气。元阴石、元阳石、小黄龙这些象征的是孕育生命的种子,其是宇宙自然元气的化身;“聚宝盆”生育“龙”子“龙”孙,是子息繁衍的温床和摇篮;沧海桑田、千羊上山、富贵竹、石花等景观象征的是维持生命的要素。
金龙洞的确是充满生机之所,特别是石头开花为一大奇观,其是洞内不同气场交感的结果,是生气萌发的体现。
当然,石头开花是自然现象,据洞内资料介绍,这是含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从洞顶或洞壁岩石的小细裂缝中渗出时,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逸散排入空气,导致碳酸氢钙微粒沉淀,经过结晶作用而逐渐形成,其过程非常漫长。
(本文出自黄智华所著《岭南形胜行》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