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幽深的天坑,蜿蜒曲折的溶洞,自然少不了纷纭的民间传奇

林深多怪,山幽成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造就许多神话和传说,它们附着于山水岩石之上,使之更加灵动和传奇。龙缸景区作为重庆“长江三峡的最后一个香格里拉”,其神秘幽深的天坑和蜿蜒曲折的溶洞自然少不了纷纭的民间传奇。现在,我们就按景点来看看这些洞穴岩石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传说吧。映月洞是龙缸东北的溶洞,呈南北走向。其中南端以及中段有水坑,为水滴汇聚溶蚀而成,北部为暗河出口。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光由南向北穿洞而出,形成了“穿洞映月”的奇观。据说当年张课老曾苦酿百年,方得一坛可以长生不老的仙酒。

得意之下,于是邀请其他七位大仙前来邀月品酒。不过扫兴的是,酒至半酣,还是没见月亮升上来。无月怎可助兴?做东的张果老借着酒劲大声呼呵着要为大家把月亮找回来。然后拍打着黑驴,上天入地寻找。找来找去,不想却在云阳境内的龙缸见到了。只见月亮映在洞中,将这里照射得如太虚仙境。张果老于是牵拉推拽,使尽了力气才将月亮推出洞外。据说,因为张果老用力太大,还在洞中留下了脚印,形成了一双深深的鞋坑,可惜,后来景区整修,洞内铺入石块,青灰小道穿洞而过,张果老的脚印自然再也无处寻摸了。

龙缸绝壁如削,其独特的形态自然少不了当地人对此的想象,于是关于龙缸的来历就有了传说。据说当年龙缸一带为龙王一族居住,当时大龙小龙聚在一起甚是热闹。他们当差时便行云布雨,放风闪雷;闲暇时便化成人形游戏人间。不过,龙身鳞片甚多,时间一长容易生虱子等,瘙痒难耐,所以龙必须经常入水洗澡。一大家子龙生活在这里,洗澡自然成问题。于是,龙王便在这里挖了两个大水缸,一个叫龙滚涵,用以洗澡,一个叫龙缸,专门用来日常饮用。

而水则取自附近的清水塘。据说,龙王仁义爱民,下令龙缸的水够用就行,其余要留给百姓。于是,龙缸常年只有半缸水,而清水塘的三口水塘却常年水满池清。后来,七耀山有三次被大海湮没,加上龙洞内局促狭小,龙子龙孙住在一起多有不便,于是举家迁到了东海。不过,老龙王在此年深日久,走时放不下当地百姓。他最宠爱的幺女看出了父王的心思,再加上自幼在此,于是自告奋勇留下,隐居龙洞内为善除恶,造福当地百姓。不过走前,龙王特意叮嘱龙女凡人面前不可现身,只能暗中行善。

龙女谨记在心,通过托梦的方式告知当地百姓来到龙洞后小到锅碗瓢盆大到旱时雨、涝时晴,只要暗暗祷祝然后转身闭眼,便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有求必应。此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穷则有济,寡则有助,成为了一片乐土。可是,这件事被附近几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听说了,几个人一合计,心想如果直接把龙女抢过来,岂不是不愁吃也不愁穿?于是,这几个无赖便来到溶洞中,先假装虔诚、默默祷祝说是衣食无着,然后转身等待龙女现身。果然,没过多久,无赖偷瞄之下,龙女现身了。于是一声呵呼,全都扑向了龙女。

龙女大惊之下,顿时隐身不见。无赖们上天入地在洞内一阵寻找,可就是不见龙女踪影。一时气下,将洞内的龙床、龙缸、龙桌、龙凳等乱砸一气,骂骂咧咧出洞了而龙女呢,因为这些无赖的冒犯倍感愤怒,最后竟就此香消玉殒。从此,无论这里的百姓如何在龙洞内祷祝,始终再也没有灵验。龙洞为龙缸景区特色景点,由前、后两厅组成。前厅呈圆形,面积平方米,高50米,长米。后厅为五边形,高30米,长余米,面积达平方米。

两洞都为溶蚀作用形成,洞内遍布钟乳石,有“白玉龙床”“龙伞”“龙壶”“龙椅”“龙凳”“莲台”以及老虎、大象、飞龙、凤凰等,可谓千姿百态。也许,就是它们在当年长伴龙女左右。鹰嘴石位于景区龙缸边,石头长约5米,一头悬空,约4米,形似鹰嘴。据说鹰嘴石原为天外来石,受日月精华化为神鹰,专门守护龙缸。鹰嘴石因悬空高置,且下临龙缸,因此鲜有人敢放胆一试,登上鹰嘴石。据说民国时期这里有个极为吝啬的土财主,平时对待长工极为苛刻,是一个鸡脚上都能刮出三分油的家伙。

一次,又到年关,他整天都在筹算如何给长工少发工钱。长工见他愁眉不展,便开玩笑说“老爷,你要是敢爬上鹰嘴岩,在上面站直了腰,那我们的工钱就不要了。财主两只眼睛里只有铜钱,竟然真放着胆子爬上了鹰嘴岩。可是战战兢兢中双腿抖索难直,说什么也爬不起来,乌龟一样抱在岩石上连呼救命不止。待人们想尽办法将他抬下来,他已经吓得冷汗淋漓,双腿僵直。抬回家后,财主越想越怕,没过几天竟然就此呜呼了。

从此之后,鹰嘴岩便成为了民间百姓的试胆之地。有好事者或胆大的人都要试着爬山岩顶来表现自己的胆量,甚至还有年轻情侣上来一试,通过攀岩来表明自己的真心真情,于是鹰嘴岩便被戏称为“试心石”。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