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奇石第二生命

原创作者

广西南宁段梦昭

▲图1:《如梦令﹒问佛》天天供斋吃素,口念阿弥陀佛。试看皈依人,谁免天灾人祸!主啊,主啊,到底谁主沉浮?谨以此文谈谈本人对奇石欣赏的观点、态度和实践心得。我们所说的奇石的生命不是自然生命,而是指艺术生命。奇石的第一生命是形象美,奇石的第二生命是意境美。形象美是天然的,是大自然赋予的。因其独特、神奇的外观形象,很多人喜欢它,爱不释手,很多人收藏它,如同珍宝。意境美是人为赋予的,是拥有者或欣赏者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与奇石的独特外形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感觉。奇石的形象美,满足的是人的视觉需求,奇石的意境美,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意境美的创造,让人在充分满足视觉需求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如果说奇石的第一生命让人喜爱,那第二生命则让人痴迷。奇石的第一生命,是艺术美中的自然美,是大自然造就的,是具体和固定的,只能够被人发现而无法创造;奇石的第二生命,是艺术美中的社会美,是人为创造的,是抽象和多样的,是可以通过人的联想和思索创作出来的。我们在欣赏奇石的过程中,不应当只是停留在欣赏奇石的自然美层面,而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去体会、发掘和探索奇石的意境美。▲图2:《临江仙·中秋望月》晴空万里无云雾,月儿独行何故?千家万户团圆日,孤心对月影,且把衷肠诉。问讯嫦娥寂寞否?答曰相思最苦!秋风阵阵送寒雾,不惧泪眼干,唯恐初心负。在网上看到一件题名《母爱》的画面石(图3),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位母亲正在给自己的小孩喂奶。我们欣赏它,如果仅仅停留在画面的生动、形象和逼真上,那除了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之外,就再无其它收获了。《母爱》这一题名,也很普通,并无特别之外,取名《哺育》也可,仅仅是对画面形象的概括,并无更多的意义。但如果联想到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长篇小说《母亲》,在题名下加上其中的一段话“没有阳光,花不盛开;没有母亲,既没有诗人,也没有英雄”,就会让人感觉到母亲的重要与伟大。▲图3:《母爱》没有阳光,花不盛开;没有母亲,既没有诗人,也没有英雄。如何创造奇石的第二生命,即意境?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在感、悟、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感,是指人通过视觉器官去感受奇石外观形象,觉得它象什么。感受的结果,就是人的感性认识。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感性认知,需要对外观形象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悟,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分析,悟的结果,是人的理性认识。悟的内容,重在两个方面:一是意,二是境。意是对奇石独有的外观形象进行思考,确定它应该是什么及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如溶洞内一直立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我们觉得它像一个站在悬崖边远望的女人,这是感性认识;最后,我们说它是望夫石,适合表达夫妻情感,这就是理性认识。“意”的魅力,就在于通过表面的、浅显的、一览无余的表面现象,去探寻、挖掘其内在的、深沉的、难以看清、难以发现的内在本质。境是思想的境界,有宽广狭窄、高低深浅、大小远近、含蓄直白、优雅通俗等等诸多的分别。意和境的关系,意是水,境是船,是水涨船高、船随水走的关系,水有多深,境便有多深,水流到哪,境便到哪,即如古人所说的“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至于具体能悟到什么东西,能悟到什么程度,则有赖于人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吟成一个字,拎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要悟出一个满意的结果,需要经过反复或长时间的思考与推敲,作诗如此,意境的创作亦是如此。表,就是语言表达。意境的表达,不是说象、意、境这三者都齐全就行了的,意境不是这三者的随意堆砌和简单叠加,还需要一种融合剂,将三者融合在一起才行,这种融合剂,不是别的,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表达人抽象而复杂的思想情感最好的工具。表达意境的语言文字,可以自创,也可以借用,总的来说,要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含蓄优雅,而最关键的是要贴切,即:象与意配,意与象合。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诗、词和名言、警句。下面,通过示例,来感受和解析奇石意境的具体创作过程。▲图4:《垂钓》七情六欲皆抛却,一日三餐求半饱;两袖清风兜日月,一根拐杵钓波涛。

感:这是一个近似栯园形的画面石,左侧大,右侧稍小,下平上凸,轮廓线舒缓圆滑;中间泛白区域,就象一个巨大的湖面,湖岸的沙滩亦清晰可见,湖水因波浪起伏而泛白;湖的东侧有一座不太高的山,伸入湖中,形成一个半岛,山上树木茂密;山的下侧,是一块巨大的礁石,土少无树,有少量荆棘灌木,近似光秃;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静静地坐在湖边,手握拐杖,头微低,似垂钓,又似默想沉思。以静为主,动的因素不多,有两个,一是湖面的波澜,二是老人的思想。整个画面视野开阔,有山有水,有树有石,呈现出一派优美、宁静、祥和的气氛。因为人是活的物象,所以画面的视觉中心和焦点,全都集中在老人的身上,其它的物象都是陪衬。这就是整个画面物象的情况。

悟:意就是人的思想情感。如果整个物象当中没有人物,我们就需要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赋情于物,或将自己置身其中,触景生情。这个画面石中已有人物,“拟人化”这一步就不需要了。老人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意”。他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全靠观赏者通过画面这些具体的物象去想象。这种想象的结果是无限的,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一个结果都是一种“意”的表现,这就是内容的无比丰富性。“干什么”的问题,我们暂且取其中一种,当老人是在垂钓吧,尽管他手中的拐仗不象钓杆,但有特色,一般人垂钓都是用细长的钓杆,他却用曲里拐弯的木棍当钓杆,这有点“姜太公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为意境的创造打下了基础。“想什么”的问题,比“干什么”更加复杂和多样,人的心思最难捉摸,但难归难,我们还得去捉摸,而且还得细心地去捉摸。这幅画面,让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的,是体现了老人无欲无求的、清净平淡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但在我看来,这也还只是表面的现象,他的内心世界不可能象其表面一样心如止水,平静的湖面之下,总有暗流涌动,总有波涛翻滚。正如牛顿闲坐树下,脑袋里却在寻思“苹果为什么只往地下掉,而不往天上飞”,哥白尼仰望星空,表面像是在欣赏夜景,实际却是在思考“到底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个在一般人看来是“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大问题。那他到底是在想什么呢?这就牵涉到下一个内容,就是意的“境”的问题。老人心底涌动的暗流、翻滚的波涛究竟是什么,你如果认为他是在想“钓到鱼以后,回家是清蒸好还是红烧好”的问题,那这意就太平常,境界也就太浅显了,没什么品位、层次可言,这是一般凡夫俗子都能想到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庸和俗;如果认为他是在思考“如何教育好子孙后代,以保证家庭的和睦和家族的兴盛”的问题,那这品位和层次就有些高度了,思想的境界也就比前者要深、要远;如果认为他是在思考民族兴衰或是科研学术上的问题,那品位和层次就更高了,就给人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觉,境界就更高、更深、更远。可见,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品位和境界。另外,意境的深浅,还牵涉到另一问题,就是意的明显与朦胧,或者说是露与藏的问题。露者明显,藏者朦胧。露者让人觉得浅显,一览无余;藏者让人觉得深邃,耐人寻味。如果明确他在思考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思想的高度是有了,但像山间溪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深度就浅了;如果不明确他思考的具体问题,那就像是一个深潭,虽然里面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但里面肯定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谁都知道的,这样境界就深了,并且给人一种雾里观花的感觉,朦胧之中,令人想象,令人遐思。这个画面石,主体场景给人的是一种空、明、寂、静的感觉,为应对这一场景,所以,老人的所思所想,还是不要太明确,朦胧一些好。

表:这个画面石,画面的物象很好地展现了优美、开阔、宁静、祥和的场景和气氛,让人一看便觉得清爽、舒适、优雅。但画面的物象所不能表达的,是老人的所思所想及那种超然脱俗的心态。于是,我作了一首小诗,前两句“七情六欲皆抛却,一日三餐求半饱”,用来表现老人无欲无求的、清净平淡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七情六欲皆抛却”,说明在感情上没有了羁绊和撩心,“一日三餐求半饱”,说明在物质上没有太多的奢望。这种平和的心态,通过物象虽然也能感觉到一些,但这种平和的心态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和水准,却不具体、不清晰,远没有文字表达来得真切、准确和妥帖,文字能化抽象为具体。这两句诗,用“七情六欲”、“一日三餐”等十分熟悉、非常通俗的词汇,使“心态平和”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清晰地展现于人的眼前。后两句“两袖清风兜日月,一根拐杵钓波涛”,则用来表达老人的内心世界和所思所想,既从表面上展示其内心的清闲、清静,心里装的无非就是清风、明月、日光、水影之类的东西;又从深层次上展示他心里装的不是一般的琐碎杂事,而是天地日月这样的大事,很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含意。最后一句是结合画面,形象地说明老人用拐杖作钓杆的原因--他根本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湖底深处的波涛,他钓的也不是水中的波涛,而是心中的波涛。特别是“波涛”二字,语意含混朦胧,很好地体现了老人所思所想内容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宽广性。有了这语言文字的辅助,整个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就更加的清楚和全面,意境也就由浅显而变得深邃,优美之中更添优雅。

  

▲图5:《人生归宿》人生何处是归宿,万水千山寻遍,问天天不语;漫漫黄沙迷行路,勘破布衫芒鞋,没个商量处。图5的意境,为体现人在寻找人生归宿的过程中的那种“艰难、无助、孤独、无奈与执着”的精神感觉。其艰难,体现在万水千山都找遍了,还是没有结果,飞舞的黄沙,遮天蔽日,前行无路;其无助、孤独、无奈,体现在“问天天不语,没个商量处”,既无人指引,也无人可以商量;其执着,衣服、鞋子都破烂不堪了,还在坚持,不论怎样艰难,都毫无怨言。▲图6《西江月·寻春》昔日鸟语花香,如今黄沙飞扬。此情何似春故乡?放眼尽是凄凉!不知春游何处,秋水望穿山梁。寻春之旅路漫长,任他雨雪风霜。图6,因人的视觉心理的联想功能,目之所及,虽然满是黄沙漫天飞舞的凄凉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象,它曾经也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原因是很复杂的,可能有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气候变化,这些我们且不追究,而采取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认为是春姑娘贪玩,走得太远,迷失了回家的路途,所以要去把她找回来。此意境,通过这幅画面和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盼望春回大地、沙漠重变绿洲如同走失爱子那样无限痛苦的心境,可以感受到他倚门望闾、望眼欲穿的期待,可以感受到他寻春途中泪水与汗水双流的情景,还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失望与希望交织的煎熬、苦寻无果又永不放弃的执着。[感谢段梦昭老师授权中国盆景首发原创稿件]

▲这是一方老皮戈壁石,高20cm,宽13cm,厚12cm,酷似鲁迅先生的头像:深陷的眼窝,高耸的鼻梁,清晰的发际线,标准的平头上,那略略上翘的短发。与鲁迅先生那幅著名的侧面像(雕塑)相比,就像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一般!

精彩回放:

段梦昭:盆景评价系统的构建(四)

段梦昭:盆景评价系统的构建(三)

段梦昭:盆景评价系统的构建(二)

段梦昭:盆景评价系统的构建(一)

段梦昭:树桩盆景的意境创造

段梦昭:树桩盆景的理论与实践——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与原则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赏的盆景展览馆

联系我们加小编,或

中国盆景艺术交流群: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