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张马村——
两桥三村成旧忆,双龙桥边话古昔
文/郭光明
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大张马庄在“营城路:张马泊。”
清乾隆《历城县志》记载:“正东乡闵孝二:大张马庄。”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记载:“张马乡闵孝二:大张马庄。”
《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记载:“民国十七年(年),大张马庄分为两个村庄:陈家张马和宿家张马。”
历城区地名溯源记载:约在民国二十八年(年),分成两个村,陈姓沿称陈家张马,宿姓沿称宿家张马。
陈东、陈西,王舍人街道陈家张马东村、陈家张马西村之简称。明洪武二年,即年,陈氏家族自河北枣强迁来此地时,村以柳树而名“大柳庄”,后随陈氏家族日益兴盛,于清乾隆年间,以陈姓而改名陈家张马庄。年,庄以南北水渠为界,分出两个居住区域,并以陈姓而将渠之西称陈家张马西首,渠之东称陈家张马东首。年,撤镇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庄以“陈东大队”“陈西大队”而名。年,“大队”改村,称“陈家张马东村”“陈家张马西村”。二村虽分治百年,但村庄历史“血脉”源远流长,地理位置不曾改变,同处济南市工业北路以北,东与杨家屯南北二村毗邻,西与大辛庄接壤,向北又与小张马、水坡二村相连。而二村分治之前、之后,同属历城县。截止年,陈家张马东村占有土地亩,其中粮田近亩、水田余亩,人口人、户;陈家张马西村占有土地.54亩,人口人。
一
清道光十九年(年)《重修双龙桥碑记》载:“桥之西不数步为柳岗泉,味甘性冽,民于他处,村人多以汲取之,以资茗饮者也,故泉名柳岗。……张马泊原名大柳村。”
陈家张马村,历史悠久。村中老者称,明洪武二年(年),张氏家族自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迁来,定居于张马泊大柳村,其后又有马氏家族迁来,住户增多,遂以张、马二姓氏命名“大张马庄”。渐渐,陈、宿二氏家族迁来张马泊,沿用张马而立陈家张马庄、宿家张马庄。清代时,因张马泊一带土地肥沃、粮草丰盛,官府在大张马庄屯粮,在宿家张马庄驻军,大张马庄遂渐改为张马屯,宿家张马庄也为宿马寨所代替。清道光年间,山东候补道、浙江山阴人陈锦,奉差黄河固堤修防时,将见闻与感悟融于《癸未九月巡视黄河堤址住宿马官寨有感》一诗:“郑重标堤址,锱铢较土方。环城封铁瓮,掷地作钱塘。圣迹追神禹,天工亮大王。空怀民物隐,河上独彷徨。”
二
陈家张马村地处泰山北麓余脉,南高北低。南部丘陵地带多石灰岩,地下水受其长期侵蚀、冲刷,形成诸多裂缝、溶洞。北部陈家张马村一带地下,有岩浆岩入侵,当南部山区地下水,顺势向北倾斜流至此时,硬岩浆岩阻隔其渗透,迫其通过裂缝和溶洞而破土涌出,形成大大小小的众多泉眼,汇成张马泊泉群。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花泉。
花泉列金《名泉碑》清《七十二泉记》,位于村之东北隅,双龙桥东三四十米处。因十孔争沸,波纹激荡,状如花朵而得名。清康熙《济南府志》记载,花泉“泉源数泓,广数亩,一方水利所关,流经耙道河,东北入沙河”,泉水甘美,昔日村人多汲取烹茶为炊。
过去,花泉水势较大,泉水上涌,状如喷花,故名“花泉”,因周围散落许多小泉,成乱孔争沸之势,故又俗称“乱泉”,又因此地种藕,村人亦称“藕池”,与桥西的钊家泉、柳冈泉、耿家泉双龙桥东相汇,穿桥西去,北折经水坡河流入小清河。
双龙桥曾为通往遥墙的交通要津,桥头置有碑亭,并有茶摊、瓜果摊等。因环境优美,行人多在此品茗歇息。
上世纪九十年代,花泉干涸失去往日荣光,双龙桥碑亦毁圮不存。年,济南市史志办重新评定七十二名泉,花泉之名,不在其列。
除钊家泉、柳冈泉、耿家泉外,陈家张马村的千亩荷田,还有柳岗泉、宿家泉,只冒水花不出声音的哑巴泉,泉口上小下粗的芽芽葫芦泉。而更多的是无名泉,星罗棋布,不计其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张马泊水面平坦,水量充沛,除几小块旱地外,几乎全部种植一年一熟的单季水稻。春夏望去一片绿波,秋季一片金黄,微风一吹,金波翻滚,蔚为壮观。盛产“红芒”香稻米,与章丘明水的大米齐名,成为济南的金字名牌。相传,康熙年间,张马大米曾多次入朝进贡,所以又称“贡米”。这种米颗粒大,青白色,略长形,质密耐煮,煮熟再焖,称焖干饭,打开锅盖米香四溢,香飘四邻。熟透的米饭晶莹华亮,呈乳白色,有现在大米粒的一个半或两个大,略带黏性,适口筋道,味道甘醇,可谓“一家做饭,十里闻香”,富有浓郁的稻米芳香,是当时的高档食品,种稻的村民舍不得吃,推上小车去济南市区走街串巷,“换大米,卖大米”的吆喝声,至今还留在“老济南”的记忆里。
“红芒”香米虽好,但产量低,亩产不过多斤,后改优良矮秆品种“小青芒”“叶儿藏”“铁巴子”,产量有了提高,达到亩产约斤,质量、口感虽略有逊色,但比其他稻米仍不失为优质香米之品。
据村中老者讲,民国时期,陈家张马人、山东省政府食堂大厨陈鹏昌、开创汇泉楼饭庄的陈宝祥常说,凡是到济南的,不吃张马湖的香米干饭,等于没来过济南。
除了香米,稻草也是宝。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冬天,家家用稻草搓经子、搓腰子、打苫子、编草包,产品供应市场需求,也是农家的一笔重要收入。
除此之外,丰富的水资源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年稻熟收割时,正是孩子们捉鱼捞虾的黄金时刻,三五成群,带着篮子、铁锨、盆子等工具,抢先占据大泉子,堵泉刮水,当水落到露出泉口时,把锨向泉子深处用力一搅,水浑难耐,鱼儿浮出水面挣扎呼吸,趁势手抓,盆捞,网绰,捉到那活蹦乱跳的鱼儿,喜笑颜开,开心极了。鱼多是鲫鱼,大不过一斤。整个湖场到处是捉鱼捞虾欢腾的人群,热闹极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因开矿地下水系被堵、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水位逐年下降。八十年代以后,张马泊诸泉水渐渐停喷、干涸,留给人们的只有永久记忆。
三
世上本无桥,水多了便有了桥。
陈家张马村古,水多,桥古,也多,著名的有两座,一座叫“双龙桥”,一座叫“红庙桥”。
双龙桥位于村之东北约一里。为平板三孔桥,长条青石铺就。文献记载,明代时,此处东有花泉,西有钊家泉,两泉相汇成河,称柳河,遂在两泉相汇处建桥,取“双龙”。据桥上石碑刻记,桥曾有两次重修,一次是清嘉庆六年,即年;一次是道光十九年,即年;桥上石碑有三,均由碑帽、碑身、碑座构成,呈三角鼎立势。碑帽雕有二龙戏珠,精美生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被毁,现尚存一碑身,镶于村内校墙之上。
桥之南端,路的两侧,曾有高大柳树各一棵,直径一米多。此桥曾是济南通往东北县乡的必经要地,往来客商,行人车马,白天黑夜川流不息,尤其夏天,在此歇脚乘凉者多,故有摊贩在此供应茶水、快餐、零食,为行人提供方便,生意兴隆红火。上世纪末,因泉水断绝,工业北路畅通,此桥此路,遂被废弛。
红庙桥,坐落于村之中心位置,据说与村同始。东西长五步,南北宽三步,三孔,称“五步三孔桥”,是村之最著名古迹。据说,明代建庄时,筑高台以建关帝庙,关帝庙坐北朝南,规模不大,后人称“小庙”;因庙之外墙,呈深红色,又称其为“红庙”;又因庙台较高,砌有十三级台阶,亦称“十三将军台”。在庙之东南建一石桥时,借庙威而称“红庙桥”。桥西有石碑两则,记载着这庙、这桥的历史,后被毁,无人知晓记载了什么。
红庙桥有一条南北水渠,穿桥北去,入小清河。渠和道将这村平均分割为陈东、陈西两个行政村。水渠的两岸各有一条路,桥以东以西各有一条排水沟,沟的两岸也各有一条路,这样以桥为中心,东西南北共有八条路,在桥边交接形成一个大“十”字形,取名“八岔梅花路”。桥东西长五步,南北宽三步的三孔石桥,雅称“五步三孔桥”。
这桥的构建稀奇怪异,世人罕见,不知是什么“太极八卦”“阴阳风水”,桥竟建在水渠两岸的半腰上,平常流水从桥下流过,大水则从桥面上漫流。
桥虽小,却是济南通往东北乡县的一条必经之地,行人车马,日夜来往不断,与“双龙桥”一路相通。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正月十五闹花灯,桥周边点香明烛,火光一片,龙灯飞舞,锣鼓喧天,鞭炮炸响,熙熙攘攘的人群前来踏桥,讲什么“高香烧,蜡烛明,踏桥三遍不脚疼”,人声沸腾,热闹非凡。平时有重大活动,如唱戏、看电影、老人送别等等,往往都到这里集结。这“八岔梅花路”“五步三孔桥”“十三将军台”,成了村民和周边村民群众心目中的一处神圣之地!
上世纪80年代,这渠、这路、这桥统一整平修成了平坦畅通的张马公路,红庙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四
上世纪60年代初,村有古楼一幢,因村而名“张马楼”,为康熙年间陈氏先祖陈成新所建,故又名“陈家楼”,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陈家楼,坐落于村东首一家大院内,坐北朝南,孤傲矗立,是当时周边百里内最高的建筑,十里八乡都能清晰可见,是为陈家张马村的标志性建筑。
从外表看,整楼通体青砖砌成,共三层。东西长约8米,南北宽约6米,高约20余米,仅底座就有3米之高;楼顶四周中空,边缘筑女儿墙、砖垛,高1米有余,像古城堡。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作为村里的“广播台”,登上楼顶,用纸筒广播,全村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楼前有一平台与底座同高,台面有五六平方米,从楼下顺阶登上平台,走进园楦门,楼内除一具高高的楼梯外别无他物,显得空荡闲静。楼层由木质梁架和木板构成,每层楼的前面正中和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不大的园楦木窗子。
楼之底座,设有进楼台阶,台阶尽头有一平台,台面约5.6平米。楼门半圆、拱形,发券;楼层由木质梁架和木板构成,每层的前面正中和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不大的拱形券窗;楼的墙体内是土坯,外用青砖,砖坯相接,平铺砌垒,白灰砌缝,厚度达80公分,相当结实。这是座空楼,从未住过人。“土改”和“合作化”时期,曾做过村办公室,村里发布消息,登上楼顶,用纸筒广播,全村人都听得清晰明白,这座楼成了得力的广播台。
楼平日关门上锁,只有春节开放三天,人们可以登上楼顶,居高临下浏览远近风光,向北可眺望黄河水粼粼泛光,晚上西看可以看到济南万家灯火,大开眼界,这楼成了难得一见的观光台。楼顶成了野鸽子的美好家园栖息地,每天一群群野鸽子在楼顶上飞来飞去,或栖息或盘旋起落,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还混杂有家鸽、信鸽发出嗡嗡嗡哨响,俨然成了陈家张马的一个独特景观。
楼的最后主人,虽然生前种着几亩地,衣食无忧,但晚年膝下无人,有两次过继,都因待人刻薄,前后退继,愤而扒楼卖砖,就这样,陈氏祖先留给后人的这份宝贵遗产,经历百年沧桑岁月,丝毫无损,却在一念之差下,颓废,倒塌,于年彻底毁灭,给人留下无尽的痛惜和遗憾。
除了陈家楼,陈家张马村的三教堂也与众不同,别有特色。一般,三教堂供奉的,应是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但陈家张马村的三教堂,供奉的不是释迦牟尼,而是墨子。
墨子,又叫墨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职业教育的鼻祖。一生不做官,只劳动,是古代百科全书式人物,后人尊称其为“平民圣人”。而将墨子与孔子、老子并列于三教堂,可见陈家张马的先祖对百工的重视。
三教堂的西北角,有一古槐,虬根入土,苍劲有力。村中老者称,该树虽然中空,但勃勃生机,能够荫蔽四方,粗大的躯干,需四五人方能合抱,是为陈家张马的先人为寻根而植,意在让子子孙孙以此追溯血脉乡愁。可惜,上世纪八十年代,因自然灾害,古槐消失。
祠堂是陈氏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必不可少,以在春节期间祭奠祖先陈诚新。据陈氏家谱载,陈氏先祖于洪武二年(年)由河北枣强迁来,其第十代孙陈诚新,急公好义,乐善好施,先后出资建造陈家楼,捐资洪园寺。村中老者称,当时的陈家,拥有很多土地,推测不下数百亩,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但他生活很简朴,供奉佛事,绝大部分钱财都做了善事,村人送他雅号陈善人,至今陈氏家族还保存他的巨幅复制画像。
而陈家张马唱大戏,也与陈诚新的倡导分不开。村中老者说,陈诚新一年一次、千里迢迢去山西五台山进香捐“公德”回来,已是小麦将近成熟泛黄的时候,村人压好收麦场,做收麦的准备。
此时,小麦已有七八成熟,低垂的麦穗,颗粒饱满,一片金黄,丰收在望。但突然刮起了南风,而且一刮就是几天,又让陈诚新忧心忡忡,怕南风过后就是北风,刮北风必会带来雨。他想了辞行时,住持静慧法师嘱咐的话:“七分熟,八分收,九分十分容易丢!”于是,他告诉乡亲们,明天开镰割麦。
陈诚新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地主,拥有数百亩土地,同时也是个种地的老把式。他一开镰,乡亲们跟着他开了镰。于是,他们边割边打,仅五天就割了麦、打了场,颗粒归仓。
果不其然,他们刚将麦子入了仓,当天夜里就刮起了北风,紧接着风雨交加,下起了瓢泼大雨,不一会儿噼里啪啦地下起了冰雹。天明,风停,雨止,没有割麦的人家,惨不忍睹。
陈诚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心想,也许是神佛的暗示保佑,于是选定菩萨成道的六月十九纪念日,出资唱戏三天,以示感恩。
据说,唱大戏时,事前雇请棚匠扎好了有七八尺高的大戏台子,装饰华丽,五彩缤纷,看戏男女有别,分别扎了男席棚和女席棚。雇请了当时的名班、名角,圈好戏目。当时盛行的是河北梆子,唐山落(lao子,后改评剧)也请来了,只等开锣。
六月十九日这一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阔老遗少,和尚尼姑,各色人等,像潮水一般涌向陈家张马东首的戏台,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大片。而戏场周边,摆满了各种摊贩,各类特色食品、风味小吃、装饰物件、儿童玩具、生活用品,还有耍马叉卖艺、投圈套宝、占卦、说书、变戏法的,形形色色,好不热闹。
三通锣鼓,演出开始。人们引颈翘首,聚精凝神看戏的当儿。后来疯传一个笑话,说清场的时候,站在女席棚里的两个青年小伙子,迟迟不肯离开,被两位清场人员看见,几次催促,仍不为所动,于是急得大声说:“这是女席棚!”不曾想,那两个小伙子还是不走。清场人员走到跟前,那两个小伙不得已,轻声细语说了句:“一样的!”原来是两位尼姑!清场人员尴尬地一笑跑了,延伸出了一句当歇后语:张马唱戏——一样的。
据说,陈诚新高寿九十多岁,无疾而终。而陈家张马的大戏,一年一度,一直唱到年,日本入侵被迫停演。
与陈家祠堂同院的,还有一座古庙,名“七圣堂”,村人俗称“其圣庙”,祀菩萨、土地、城隍、风神、雨神、雷神和电神,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五亩余,房子15间,大殿三间,画栋雕梁宏伟壮观,内有佛像七尊。郑重菩萨面容温善,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古壁画琳琅满目,五彩缤纷。西南侧建有土地庙,民间老了人就到这里烧纸送终。庙内高雅幽静,苍松翠柏,遮天蔽日,村公所设在这里。
七圣堂门前也有一棵古槐。据说,此古槐栽于清同治年间《建七圣堂时间》,树龄约多年。上世纪年代时,树身粗的地方,两个成年人接手无法合拢。树干有5米高,它的形态是根上1米左右稍细,中间粗2米左右,再上面1米左右稍细。以树为中心,四周面积有百来平方。早春冬季,古槐豆挂满树枝,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色,像一把黄色大伞遮住树身。初秋时,古槐的枝梢,长满深绿色槐豆,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孩子们在树下玩耍、摘豆,拉着树枝荡秋千,其乐无穷。每逢年节,村民们大人小孩都来这里凑热闹。有的打扑克、下棋掂三门、溜撩窝、打鞋排、弹琉璃球等娱乐活动。丰收锣鼓敲得震天响,庙内一片欢乐的景象。
五
文庙,自唐以来,各地州府县学多有建筑,但作为乡村,能建或有资格建文庙的,并不多。而陈家张马村就有一座文庙,可见陈家张马村的经济实力,陈家张马村人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陈家张马村的文庙,村人又称它孔子庙、夫子庙、先师庙、文宣庙,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约五亩,共前殿三间、后殿三间,配房六间。建筑式样为单檐歇山式,是文庙家族为数不多的硬山式。虽不华丽,却也飞檐斗拱、画栋雕梁,算得上精美、细致。院内几棵松柏参天蔽日,石板路曲径通幽,院落幽雅静谧,古朴中略显雅静。民国时期,乡绅王乾先生曾出资予以重修,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复存在。
但陈家张马村的文化教育,却从未曾停止。上世纪四十年代,陈家张马村的孩子上学,基本上都是念私塾,见附近的村庄开办了洋学堂,虽只设一、二、三年级复式教学班,但他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性,遂投资元,于年兴建起“历城县城关镇陈宿张马中心小学”。
年春季,学校开学。聘任曾担任过县教育局长的陈志显任校长,教师亦是师范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当年开设了七个班,近名学生,包括宿家张马、小张马、大辛庄、小辛庄、张马屯、周靳郭、水坡、八间堡、杨家屯等周边村庄的学生,在此接受现代化的小学教育。
年,历城县秋季运动会,学校获得多项冠军,总分排名第三,堪称奇迹。与此同时,还创办了幼儿园,这在当时农村实属罕见。
0年,学校在教育布局调整中,这所历史悠久、曾辉煌过的学校,并入宿家张马小学,从此陈家张马学校消失。
六
村中老者记忆,除了陈氏家族,王氏家族于明洪武二年,自河北枣强先迁历城唐王的王家庄,六世祖迁来陈家张马村。
王氏族谱记载,明朝年,八世祖王继亨,明朝进士,任顺德府南和县知县,其王氏祖茔墓碑有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平整土地时,起石头挖坟头,成为历史记忆。
而勇斗残匪的王以温,舍己救人的李宗武,因公殉职的王如章、陈培武,却永远印记在陈家张马人的心里,
年,济南刚解放不久,流落到各地残匪如丧家之犬,到处乱流窜。人民政府加大追歼力度,这些残匪居无定所,无吃无喝,就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有一天,本村村民王以温正在街上行走,突然听见有一位妇女大喊:“快来人啊,有人抢劫了,赶快逮住他。”这时,王以温看见有个人从街东边急跑过来,等那人跑近了一句话没说一个箭步把那人紧紧抱住,残匪见状没办法脱身,奋力挣扎,从腰间掏出手枪向后开枪,击中要害。附近村民陈淑昌、陈洪恩、闫树声听到枪响,知道有重要情况,赶紧向枪响的方向追,到了现场王以温慢慢倒下去。残匪歹徒见状想跑,陈淑昌,陈洪恩,闫树声大喊一声“哪里跑。”陈淑昌手疾眼快,一手抓住残匪衣服,闫树声、陈洪恩把残匪头朝地下撞,当时残匪还咬了他俩的手指头。医院救治无效去世。他三人绑了残匪送到人民政府。时间不长在大辛庄石河漄召开公审大会,依法执行枪决。据说王以温去世后,被劫妇女曾到坟上去烧过纸。王以温舍命救人的精神得到村民赞扬,张马庄有位作诗的为他作了一首诗:“勇敢坚强王以温,勇斗歹徒献青春。临危不惧死不怕,敢和恶人把命拼。死抱歹徒紧不放,歹徒开枪丧天良。坏人恶来终有报,政府不饶做恶人。”
年麦收时,生产队长安排李志发去王家湾漄抽水浇地,有生产队会计李宗武协助灌引水,不料李志发脚一滑顺坡掉到了很深的湾漄里,不见了人影。这时李宗武奋不顾身下去救人,李志发刚露头李宗武用力一推将李志发推到抽水管跟前,李志发抱住了抽水管,可是李宗武因呛水过多而沉入水底,当时在场没有人,只有一位叫三奶奶老人喊:快来救人啊!那时生产队正收割小麦,人们听到喊声,从四面八方赶来救人,本村有一位水性很好的人叫王其彬,连续扎了三个猛子才救上来,经医生抢救无效而牺牲,享年44岁,李宗武救人事迹一直在本村流传。
年春季各生产队抗旱打机井,由大队安排电工王如章在西大片打机井的地进行配电工作,由于那时懂电的不多,王如章接完线后转身时,一只脚落空掉在了电机上,电线漏电,触电后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享年27岁。
年,东郊人民公社组织各村修村道路,陈培武开50拖拉机拉石子、石粉,在经过一个崖头下坡时,因刹车失灵导致翻车,因公殉职,享年26岁。
随着济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东站的崛起,陈家张马东西两村于年底,全部拆迁,村落消失,开源路西片区的回迁新居正在建设中。
郭光明(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