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貌(背诵版)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形成条件:
(1)岩石条件:可溶性岩石。(2)气候条件:湿热。
3.中国主要分布地区: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分布最广泛。
4.主要喀斯特地貌及特征:
(1)地表喀斯特地貌:
①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
②洼地:面积较大,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称为坝子,是重要的农耕区。
③峰丛、峰林:呈锥状耸立;基部相连的是峰丛;基部不相连的是峰林。
④孤峰、残丘:峰林可演化成孤峰,以至残丘。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一起形成石柱。
5.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及其成因:
二.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的概况
⑴概念:河流作用于地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⑵成因分类:
①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冲刷地表,将地表物质带走,使得一部分地表物质减少,形成的地貌。
②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的地貌。
2.常见的河流地貌
⑴河流侵蚀地貌:
“V”形河谷:位于山区(上游),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
崩解而形成;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槽形河谷:位于平原地区,河流下蚀能力减弱,向两岸的侧蚀加强,河谷拓宽,凹岸侵蚀较强,
凸岸堆积较强,使河流更加弯曲。
2.河流堆积地貌:
⑶河曲和牛轭湖
河曲: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的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三.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
2.成因:干旱的地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形成风蚀地貌;当风速较弱,其携带的沙粒便会沉积下来,形成风积地貌。
3.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可以看到风沙地貌。
4.类型:
(1)风蚀地貌
风蚀柱:垂直节理发育的厚层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形成的。
风蚀蘑菇:突出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由不规则的沟槽和龙脊相间分布,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
沙子堆积。
(2)风积地貌——沙丘
常见形态:新月形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分类:根据其移动状况可分为静止沙丘和移动沙丘。流动沙丘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判断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C(风从缓坡吹来)
四、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2.地貌类型
(1)海蚀地貌: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2)海积地貌: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五、常见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
2.常见地形部位的判读:
(1)山峰(山丘):
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特点:闭合曲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递减。
(2)盆地(洼地):
地形特点: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特点:闭合曲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递增。
(3)山脊:(分水岭)
地形特点:中间高,两侧低。
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低值。凸出顶点的连线为山脊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
(4)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地形特点:中间低,两侧高。
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高值。凸出顶点的连线为山谷线(集水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
(5)鞍部:
地形特点: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洼部分,形似马鞍。
等高线特点:等高线稀疏,有一对谷线和一对脊线构成。
(6)陡崖:
地形特点:坡度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特点:不同海拔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
六、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组成:
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2.观察地貌
(1)观察点的选择:
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七、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1)类型:包括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相对搞对要会计算)
(2)作用: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开始谋划我的#2.坡度: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坡度大于15%不适宜种植。
3.坡向:
(1)观察坡向时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