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电视剧《西游记》火了地下溶洞的旅游。地下溶洞进入市场已经有40年左右的时间,产品已经进入成熟期。广东多个地下溶洞开始转型研学旅游,阳山神峰关,连州地下河,英德宝晶宫均制定了地质研学课程。神峰关由于处于阳山地质公园核心地带内,拥有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
神峰关景区是清远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具有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集石林、溶洞群、地下河、古驿道、原始森林、大峡谷、瀑布、漂流等天然旅游资源于一身,其独特性、综合性和稀缺性在华南地区无出其右,是科考、科普、研学和自驾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神峰关研学教育资源丰富,首先是地质资源,拥有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流,石林,飞瀑流泉,峡谷地貌、风景河段、古生物化石等地质奇观。
其次是生物资源。景区内动植物物种丰富,有植物多种,动物多种,以及部分洞穴动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表现较高的自然遗产价值。
再次是人文资源。景区依托历史悠久的阳山关而建成,复原了阳山古驿道。阳山之名,源于秦末于此设立阳山关。汉破南越后设县,以关名县,故曰“阳山”。因而,阳山关就是阳山历史文化的源头。与其他历史元素联系在一起,阳山也就有了“战国侯邑,秦关汉县,韩愈贬地,明代铁都”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神峰关景区推出了三大研学点,多个地质研学课程。第一个是蜂蛹石林。石林由七座山峰一字排开构顾,山梁的北面,一片峭壁嶙峋的蜂蛹石聚集成林,方圆达数万平方米。石林是一片经历亿万年地质变化、风雨冲刷、大自然雕琢而成的天然石林,是广东有记载的最大最天然的石林,发育于比侏罗纪更早的石炭纪时期,跨越3亿年的地质演变史诗,晚古生代为滨海—浅海环境,后受地壳运动而抬升成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形成了现今看到的拔地而立、突兀嶙峋的石林地貌景观。
第二个是神笔仙洞。洞里的钟乳石发育于侏罗纪时期,饱含碳酸盐的石灰岩层在滴水的冲刷溶蚀下所形成的天然奇观。整个洞穴地质遗迹含溶蚀形态景观(如流痕、窝穴、沟槽),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如毛细水沉积、滴水沉积、流水沉积),水体景观(如滴水、池水、流水)等,其精致而密集的钟乳石类型、钟乳石丰富程度,在华南地区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研学价值。洞内为岩溶化学沉积结构,拥有地下暗河、水中石林、石林等。
第三个是地心探险。探险的地下溶洞发育于侏罗纪时期,长3公里、落差百多米。沿着狭小的探险道走进洞口,开始了探险之旅。整个溶洞峡谷深浅不一,长短不同,奇石林立,有的地方豁然开朗像个小厅堂,有的地方窄得只能容一人弯腰侧身通过。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笋和钟乳石,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地质研学机构专业人士谈到,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通过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并保留下来的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通俗地说,就是地球表面留下的历史痕迹。广义上的山脉河川,海滩峡谷、瀑布洞穴等,都是地球45亿年以来历史演变“创造”的杰作,而地质公园中的各类地质遗迹就是杰作中的“代表作”。
地质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成员,具有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并兼有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是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了解人文的重要窗口。因此,地质公园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场地之一,能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地球的意识。因此,在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是地质公园科普教育使命与研学旅行教育政策的完美结合,既是自然保护地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义务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