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秋异的洞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分布着千奇百怪、姿态万千的洞穴。随着人们旅游兴趣的提高,对洞穴进行探寻和观赏,已进入大众旅游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旅游探险爱好者喜爱。我国地域辽阔,洞穴分布广泛,但因地理位置等不同,其景观特色也各异。大石围天坑位于广西西北部的乐业县,经过世界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科考论证,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天坑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其中,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大石围天坑是整个“天坑”溶洞群杀乙早,‘一草喜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9.6万平方米,垂直深度米,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容积约0.8亿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位居世界第三。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米,宽70~50米,洞中有两条宽7~13米,长约30公里的地下暗河。两条暗河中,一条冷,一条暖,被称为鸳鸯暗河河里有许多地下水生生物,最具特色的是通透明的盲鱼,河岸两旁有金黄的沙滩和五彩的奇石及巨大的化学沉积物。大围天坑底部暗河下游6公里处有一处宽30~50米,高约多米的瀑布,被专家称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通灵宝洞广西靖西县城东南部有个通灵峡。峡谷内荟萃了举世罕见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峡谷溪流、洞穴奇观、古垒、古悬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入峡谷的小径从遮天蔽日的枯藤老树下穿越下坠,宛如一条绿色的隧道通往地心,往下约米处是古石垒,迎面一堵壁挡住去路,近看却有个洞口入洞后,竟是一个高米、宽60米的宽敞的溶洞。深深的洞底水流潺潺,洞顶呈一线天,洞壁及洞顶布满各种造型奇异的钟乳石,从Z字形的云梯下到洞底,出洞后是一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走过长长的一段“枯藤老通灵特高瀑布,高米,宽30米,是我国西南目前发现的最高瀑布。高悬的树,小桥流水”,眼前便是瀑布宛如一条巨大的白练飞流直下,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飘散出漫天白雾,阳光照射,呈现出美丽的彩虹。瀑布左侧绝壁是古悬葬处。瀑布跌落处约50米宽的深潭,汇集了峡谷溪流和溶洞暗河,又形成一条巨大的地下暗河流往另一个峡谷成为新的瀑布。暗河人口处有四个巨大溶洞,溶洞深邃曲回,沿石壁云梯往上攀越约30米高时,一条洞中暗流迎面而来,循石壁而下,形成多层小瀑布,清澈透明。第一层瀑布上方洞顶,有硕大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尤其是石岩造就的一层一层田园般的风光更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湖南郴州万华岩,是我国少见的正在发育的地下溶洞,具有洞大、景奇、恒万华温三大特点,兼有旅游、探险、科研价值,被中联合探险队誉为“世界洞穴奇观”,特别是新近开发的被誉为“国宝”的水底钙镆晶锥,全世界仅有两处可见潘龙洞广东云浮市蟠龙洞是一个经历了一亿七千多万年逐渐形成的次生溶洞洞分三层,上为天堂通天洞,下为龙泉地下河,为九龙长廊。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处处有景,景景皆奇。洞体迂回曲折,形若蛟龙,故得名蟠龙洞最为奇特的是洞内岩壁上长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仅有三处。这种天生石花剔透玲珑,晶莹如玉,洁白无暇,形态千。有针形、球形、卷曲形、放射形等。经研究初步认为它是由三种洞穴化学沉积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状组合构成,在特定的物化条件下形成的。开始形成时间约为35万年前,至今仍在缓慢生长,分布贯穿全洞,附着岩壁之上,见气成石,变幻无穷,生长不为重力所束,其形成和保存仍是当今学术界需作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玉罗伞帐又是蟠龙洞内另一个世界级洞穴奇观。玉罗伞帐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来的部分叫盾坠,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顶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故被称为玉罗伞帐。其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谜。玉罗伞帐后部色泽较暗,生成较早,据测定已有20年了而前半部洁白如玉,生成较晚,估计其生成成年仅在数千年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