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洞,一个鲜为人知的天然古洞,深藏于文家店镇茅坡坳。

洞名文宝洞,顾名思义就是贮藏、镶嵌文物宝藏的洞穴,听到这个名字,一种莫名的向往便在心头荡漾开来,让你涌起一亲芳泽的邪念。这次,陪同贵州省喀斯特地质专家走进文宝洞探奇览胜,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洞外野草丛生,藤蔓交错,林木苍翠,一条小径掩映草木之中,极少有人涉足,是乌江流域保存较为完好的溶洞,具有洞幽、景美、石奇、水灵四大特点。溶洞分三层,主洞之中往往有岔洞,支洞的尽头常常出现一个大厅,有的是无底深渊;洞中通道蜿蜒曲折,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整个溶洞由数十个大厅组成,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已探明的三个大厅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的石幔、石帘、石柱、石花、石瀑、石珍珠、石珊瑚等洞穴景观遍布其中,可谓无所不奇,无奇不有,宛如一座神奇瑰丽的地下“魔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文宝洞为双眼洞,左洞口是明洞,沿着左洞口曲折迂回,便到了洞厅(约余平方米),各种各样的钟乳石琳琅满目,好似黄金汉白玉雕琢成的一座水晶宫,让人置身于一片华美的水晶世界!

右洞口是正门,走进洞中,便直接进入了玉柱厅、玲珑厅和瑶池厅。三个大厅总长约米,大厅与大厅之间有迂回曲折的通道连接,厅与厅之间规模不一,风格各异,三个大厅,三重天地。

沿着洞口正门鱼贯而入,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根挺拔的石柱,两根石柱高30余米,粗约4米,这是玉柱厅得名的原因。

这两根石柱一虚一实,虚实相间,辉映成趣、相互守望,宛如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虚柱悬空倒挂,上粗下细,形如定山神针;实柱则拔地而起,浑圆雄劲,支撑着整个洞顶,仿佛只要把它抽去,溶洞就会坍塌下来,称为擎天神柱,据说这样的石柱五百年也不过长上一毫米,面对大自然亿万年呕心创造、精心孕育的杰作,尘世间芸芸众生涌起的又是怎样的感慨?玉柱厅中还有“龟鹤相望”、“五将守关”、“神水池”等象形景观,惟妙惟肖,不由得想起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启迪人们无限的浪漫幻想。传说神水池中之水,喝了可以清心明目,擦身可以消暑止痒,如若长期饮用,方能延年益寿,游人经过都要驻足一试,享用其妙。

随后便到了玲珑厅,呈葫芦状,面积约平方米。请看,在那宽敞高大的厅顶厅壁中,一道道凌空高悬的石幔,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从天而降,气势恢宏。虽说是瀑布却没有水,是由大如指头、小如玉米粒的石丸构成,这些圆滑溜光般的石丸随着游人手中发光器角度的变化,其色彩也随着发生变化,如宫中彩灯闪烁其间,美轮美奂。看那“千塘石岭”更是妙趣横生,层层梯田,错落有致,栽培着、喂养着、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石笋、石花、石瓜、玉龟、飞鸟、石猴、石钟、石伞、莲台等珍稀动植物,如人似物,似珍禽异兽,形神逼真,情趣盎然,色彩斑斓。还有神奇壮观的“如来讲经”,威风凛凛的关公正襟危坐、悬天守望的“苍岩护塘”、串珠缀玉的“珍珠石岩”及“笨狗迎宾”等等,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尽可能地想象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画面,宛如一个巨大的地下天然盆景,又好似人间的奇异珍宝,钟山水之灵,毓人间之秀!美其名曰:文宝洞。

穿过拾级而上的20余米通道,便转进了如仙居神聚的瑶池厅。因地层的变迁而形成了多处路道,给人以曲径通幽而生庄严肃穆之感。瑶池厅面积约余平方米,更是富丽堂皇,美不胜收,到处垂“帘”悬“幕”,洁白素雅如天宫瑶池。

大厅中央横陈一椭圆型的白玉石盆,四面镶着花纹般的图案,池中清水荡漾,不盈不流、不溢不涸,好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在水镜倒映的衬托下,伴随微弱的灯光,洞内容颜随之变化,光影交错,溢彩流光,真是无比灿烂!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石壁上石柱林立、石棱枝生、石柄飞舞、石片错列,厚薄长短相间,酷似各种打击乐器。更为奇绝的是两侧的排排竖琴,只要轻轻敲击,便发出高低不同、空灵曼妙的乐音,一种飘渺逍遥、羽化升华之感油然而生。

石壁左边一石崖形如仙女飘飞,右边一石柱如阳具挺立,上首有一观音坐莲,俯视其仙女思凡之欲……其景如画,其情如歌,向游人倾诉着天宫的寂寞,为仙的苦衷。

文宝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珠玉、珊瑚、翡翠等精心雕砌而成的地下宫殿,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伟力!又似一部喀斯特地质奇书,演绎着地下宫殿生活的扑朔迷离——令人想起散文家刘心武的诗篇:“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齐大美大艺术,谁人品位不折腰”。试问:置身于奇珍荟萃、珠光宝气的文宝洞中,你涌起的是怎样的感想?

--------------------------

作者简介安万阳,男,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文化旅游工作,先后在《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作家》《艺文论丛》《铜仁日报》《乌江文学》等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理论文章、信息简报及散文诗歌近百篇。现供职于思南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