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318.html

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蜀汉章武三年,诸葛亮大军南征,孟获虽屡战屡败,一再被擒,但并不服气,不断地找借口要求诸葛亮放他,要整顿军马再战。孟获要寻求再战应该是有底气的,他每次战败都能找到帮手,也就是各洞的洞主。如朵思大王住在秃龙洞中,能呼风唤雨的木鹿大王住在八纳洞中。孟获的小舅子是带来洞主,想必居住在某个洞中。就是孟获本人也住在洞中。

那么,孟获等人真的住在山洞中吗?

人类的居住地称为聚落。聚落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影响,也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三国演义》第九十回以好奇的口吻描写了银坑洞附近的居民生产、生活。其中有“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的描写。这说明,当时这里已经有了水稻种植业,只是生产不稳定,靠天吃饭。如果遇上特别干旱年份,估计就要以狞猎为主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部分少数民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据此推断,三国时期,孟获统治的地区生产力水平,很可能有许多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时候,人们的居住地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常常倾向于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

那么,孟获及其他族人,能够找到能够居住的洞吗?

诸葛亮南征孟获的具体地区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云南曲靖方向,有人认为是大理方向,但毫无疑问是位于云贵高原上。我们先了解一下云贵高原的环境。

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大约两亿年以前,今天的云贵高原还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后来地质运动使云贵高原不断抬升,形成今天的高原。所以,云贵高原突出特点之一是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

石灰岩属于碳酸盐类,本来在水中溶解微弱,但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溶解度显著增大。气候因素对岩溶作用影响很大。气候因素对岩溶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温度和气压。降水量多的地区,地表径流量大,水的溶蚀力强。据计算,我国南方湿润多雨岩溶区的溶蚀量为北方半干旱地区的10倍。虽然温度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了,但水的电离度增大,溶蚀力还是有所增强。气压高,二氧化碳溶解量大,有利于溶蚀。动植物生长对岩溶作用影响也很大,有机物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藻类生长能分泌溶蚀性酸,蝙蝠和鸟类的粪也能强烈腐蚀石灰岩。

云贵高原大部分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动物种类众多,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那么,孟获及族人居住的洞是怎样形成的?

原来,由于构造作用,岩石会产生节理和断层。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会形成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时,其运动速度很慢,会产生溶蚀作用。当裂隙不断扩大时,地下水既有溶蚀作用,也有机械侵蚀作用。如此经过漫长的年代,地下孔道就扩大成为洞穴。洞穴的形态与地下水动态和地质构造都有关系。溶洞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如果地壳上升,潜水面下降,溶洞将随之上升,使洞内经常无地表水,较为干爽,适宜居住。而许多山洞中又有暗河通过,取水方便。

总之,相对于洞外的风吹日晒雨淋,洞内的舒适程度比露天的茅草屋要好很多。这不仅仅是因为溶洞是天然的,省去了建造房屋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喀斯特地貌地势险要、洞穴巨大、纵横交错,无论是防御猛兽毒虫,还是应对外敌突袭,山洞中的防御能力更加强大,安全系数无疑也更高。这就难怪,孟获的同伙是一个又一个的洞主了。确有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选择的山洞居住,可安营屯军,储存粮食,是易守难攻之所。

既然如此,孟获为什么还会被征服?

说到底,还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大。虽然演义中,不时提到各洞主集合数万乃至十几万人,但这里地形崎岖,可耕地少,狩猎所得又不稳定。据此推断,当时这里人口不会很稠密,演义中提到的兵力数字,肯定不足为信,孟获几乎不可能组织起如此规模的兵力。后来,诸葛亮的军队慢慢地占领了溶洞,可以靠溶洞躲避炎热天气,孟获逐渐失去了地利。况且,各部族、部落有一定的矛盾,有不少酋长就背叛了孟获,投靠了诸葛亮。所以,孟获最终被征服也在情理之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