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区的介绍文章很多,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中国最有名的道教道场之一。这里就不再详细述景区情况,而是着重介绍太极洞的旅游文化底蕴。

该洞开发游览始自汉唐,炽盛在宋、明。为江右所仅觏。岩岫之蚴,筠萝之隧密,虬折之致,琳琅珠玉之观,种种元幻不可胜纪。名人逸士纷至沓来,秉烛题咏,跃然称快。

明朱麟《游大洞记》、陈仁锡《潜确类书》均记载:有宋“咸淳”(—)年号,墨妙如新,以及“地肺开天窍,行行入洞元,片云孤鹤下,谁见此中仙?”富有哲理的壁题佳作,成为州内盛极一时的风景名胜,誉称“大洞幽深。”

从诸多诗文题记可知,自明中叶以来,该洞不止是官绅黎民猎奇揽胜,修身养性的名胜风光,而且是文人学士谈经论道、研究文史、探索宇宙真谛的洞天福地。

万历六年()知州吴同春索性将此洞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加以概括提炼,凝墨于笔端,在洞口上书写“太极洞”三个大字,倏地提升了她的文化内涵,使她享有了象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美名。

中国的古溶洞不知多少,而以古老的哲学名词命名者则绝无仅有。《大明一统志》、《南畿志》、《潜确类书》等典籍都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洞中奇观。冯梦龙在刊于天启四年()的《警世通言〈乐小舍拼生觅偶〉》一篇,将太极洞这一地下奇观以“广德埋藏”之名与当时广为流传的“雷州换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等举世绝佳风景,并称为“天下四绝”,作为开篇引子说予听从,更使太极洞声名雀起,远播四海。节选《太极洞史话(郑振)》

大洞出州城北六十里,至冯家洞。冯洞视大洞虽小,而奇石罅。方广若门,举火入内,深黑里许。上开天空,员若井口,引光入洞,宛如星日。洞口方丈,峭壁苍然,可书大字。游人奇大洞,弗之游。

予亦奇大洞之奇,弗此之游。近洞,宁生告予曰:游此大洞不暮,乃偕诸生同至。宛若予家鹅山,神仙迹处,于是,题其?曰:芝山别洞,纪以诗。出洞二十里,至烈女坟旁,转至阳羡界,山益奇,谷中鸡犬相闻,蒲芷菆翳。鹅鴐游泳其间,俯瞰委巷,草屋成村,水淙淙从洞门出,草石间灌田万顷,大旱不稿。洞口小寺,憩此。

束火燎百余而入,杂之烛,初入,四壁累垂如蜂房鹳膝,纯白若玉,青苔莓藓杂然成形,回光反射,又如大绿金翠,非人世所有。晚霞照耀,又如织锦,左窦曰:东洞石乳。垂下击之,如鼓。

洞口空黑,大渊深,昧神物,潜藏不可游。土人桔槔溉田,终月不竭。潜龙虬蠖涧水,飞腾了不知其所穷。循此而南,方广踰十丈,皆垂玉水晶。明矾白质,寒气浸骨,虽甚暑,挟纩而后。可一旗横飞,曰宝珠旗,一柱自洞顶直下,曰玉柱。

下有田井画分列,曰石田。自石田直入里许,白盐堆积如阜,曰盐堆。右窦从火入十余步,一小桥,桥水溅溅有声,曰仙人桥;转折一窝,曰燕巢;一壁,方径惟余桂字,无年月可记何时。予即题其处曰:虚洞。循此深入里许,悬石喷雪势,欲飞堕。一窦小而隘,旋折尺余,如车,谼可容一人,贯鱼以入,曰铜关,予刻铜关二字于石。方束炬而复入,宛然。方丈四面纯白,色间桃红若脂膏玉。

昔年,墨迹苍然如新。一石垂下,曰石磬;一石如练躲尾倒卷,曰珍珠帘;左曰大雪窦;入左,曰小雪窦。愈入愈深,不可穷已。土人云:可通太湖。昔好事者,又深入十余里,沉沉巉岈疑为罔,象所游,盖杳不能知其所穷。出洞十里,止余十炬,予与天?、暨浙客周子乡士三王子、举人王子、生员蔡子、宁子三十人,摩肩盘坐,以候火适。闻刻字声,乃令一人取火而出,则月上山矣。

皆笑曰:奇哉。使火炬不至,将不为武陵桃源耶。且叹天地之宝,天地宝之,为之闭藏,不肯全以畀人,此其常。然而使兹山之胜,苟在原野,周行中所狎亦多矣。着其略以贻乐山者。广德州部艺文二〈诗〉《下方山》

家乡夙号古桃州,往岁巡方作胜游。

南有灵山北大洞,无边风景入双眸。

(编辑:徐厚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