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零食,也是很多人看电影时的标配,然而,当我们踏足大自然的溶洞中时,也可能会发现地上零星洒落着爆米花,甚至有的“粘”在钟乳石上。这难道是哪位游客不小心掉落的吗?其实,它们也是一类洞穴沉积物,叫做石花。
石花——钟乳石
石花可算是溶洞中最常见的洞穴沉积物之一,它们具有多节、呈球状突起的特征,属于微晶方解石,经常生长在石钟乳或石笋的表面,大小、外观差异很大,有的伸长呈珊瑚枝状(称为洞穴珊瑚),有的以较大的球体聚生为葡萄状(称为石葡萄),还有的以较小的球体聚生,看起来就像前面提到的爆米花。
石花近景图
虽然很常见,但追溯石花的形成过程却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因为常见也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很多条件下形成:石花通常是由厚度较薄而且均匀的薄膜水缓慢析出沉淀,结晶而成,而追溯薄膜水的形成,则可能是地下水直接渗出、水在钟乳石表面流动、滴水飞溅、毛细管作用或者水汽冷凝等多种原因。
在这众多的原因中,地下水的渗透是最普遍的,早先形成的基岩或钟乳石中所包含的水汽沿着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到达表面,并在表面形成球状的沉积物,球状沉积物在后期持续的水和钙质的供给中不仅个体越变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其它原因形成的薄膜水也是基于同样的机制,使基岩或钟乳石表面生长出球状的沉积物。
微晶方解石结晶体
因此,石花与其它大多数溶洞中形成的方解石,如之前为各位小伙伴介绍过的水下晶花,以及边石坝上的石珠等不同,这些方解石是在水下,压力的改变使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淀结晶形成的,由于有着较为充足的物质来源和优越的结晶环境,晶体特征较为明显。而石花是薄膜水蒸发后的产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变大,但无论长得多大,都是微晶方解石的集合体。
尽管追溯石花的形成过程并不容易,但这并不代表它们的研究价值不高,因为在温度和空气中的湿度较为稳定的溶洞中,空气流动的速度就成了影响水分蒸发速度的最主要因素,由薄膜水蒸发后产生的石花就成了研究溶洞中空气流动状况的重要指示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