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的办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66445.html

“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   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记录下大瀑布飞流直下,白水如棉的壮丽美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坐拥天然瀑布自然景观和溶洞景观的黄果树旅游区群众从“靠天吃饭”到“背靠大瀑布,在家就能富”,走上了旅游产业带动发展之路。

黄果树大瀑布俯瞰旧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民生持续改善、旅游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数据振奋人心:全区生产总值从年的11.47亿元增至年的23.87亿元,全区旅游总收入从年的.01亿元增至年的.15亿元。   “一瀑成名”贫穷由此改变   长期以来,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黄果树,地形破碎、土层较薄,长期以来,当地群众种地的收获只能勉强糊口。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果树瀑布只有附近村民来游玩,鲜有外地游客身影。年,以黄果树大瀑布为核心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开始筹建。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正式对外收费营业。     据原黄果树旅游区退休干部韦传昌介绍,年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仅有27人,大瀑布景区门票费仅每人0.1元,每年景区接待人次1万余人。

陡坡塘瀑布

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作为我省旅游龙头景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水帘洞经开发,在年向游客开放;天星桥经年开发,在年试行对外开放,景区游步道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在此期间,因拥有全球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6个方位观看的大瀑布,“黄果树”走红全球,成为安顺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   据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贵州水利志》记载,同期,位于龙宫镇的龙宫风景名胜区由龙滩水电站改造而成,其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分布90%以上,典型的岩溶地形地貌和明、暗相间的水体,构成了奇秀壮丽的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龙宫水溶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形成巨大的天然宫殿,好似龙王的水晶宫,“龙宫”因而得名。截至年,龙宫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已超过余万人次,经济价值相当可观。   景区周边村落的村民参与到旅游开发,年出生在黄果树半边街的尹华伦老人说,童年时他家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包谷面、穿的是粗麻布衣。自懂事开始,就得跟着父母爬山路、干农活,尽管辛苦但到过年还得向左邻右舍借粮。随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量逐步增加,尹华伦老人一家参与到景区道路修建,特色小吃制作售卖,增加了收入。   建设5A景区实现提档升级     年后,随着黄果树周边的瀑布群景点开发建设,以最为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为核心,包含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滴水潭瀑布、陡坡塘瀑布、龙门飞瀑、天生桥瀑布等18个瀑布在内,最终形成了著名的黄果树九级十八瀑。

黄果树湿地公园

年,该瀑布群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记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果树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继泰山、黄山后,第三个成为世界遗产的景区。   年初,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提出“申遗”并成立工作小组、资源调查研究小组和申遗资料汇编小组。   年6月,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黄果树接受了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两位专家卢卡斯和桑切尔对资源、环境进行的考察。   不料,专家在离开贵州后提出“暂缓提交”的建议。理由是黄果树的风景资源虽然很好,但人工痕迹太重:半边街在短短2公里公路沿线两侧居住了户0多人;生态环境差,森林覆盖率只有7.2%,并未达到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黄果树只能宣告申遗失败。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年以来,黄果树景区实施外围绿化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同时深化机构改革,黄果树和龙宫风景名胜区先后撤销管理处设置,实现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的转变,进一步明确区分景区管理和辖区社会管理职能。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撤销管理处的机构设置,成立中共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工作委员会和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履行县级党委、政府职能,同时组建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龙宫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更名为龙宫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并在年下半年,批准成立了龙宫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百万人次。年,黄果树、龙宫风景名胜区成功获批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改革激发旅游全域“井喷”     经历20世纪90年代申遗失败后,黄果树景区继续开展覆绿工作,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半边街户多人的“人工痕迹”始终是黄果树申遗路上最大的阻碍。由于缺少资金,半边街搬迁一度停滞。

开发前的龙宫景区

年,半边街搬迁启动。景区工管委将区位优势较好的黄果树迎宾大道作为搬迁安置区,命名为“黄果树新城”,采取政府统一安置、自建房、货币补助等形式组织搬迁。   年,半边街搬迁全面完成;年,半边街生态覆绿工程收尾,工程包含拆迁地覆土、新建游道、公路改造、绿化恢复等。经过施工,昔日杂乱无章的半边街变身为生态长廊。黄果树景区森林覆盖率达56%,核心景区森林覆盖达到79%以上,比当年7.2%增长了10多倍。年,黄果树申遗之路再次起航。   多年的努力获得回报,年,黄果树瀑布荣获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低碳生态景区”荣誉证书,成为旅游区生态建设典范。年后,安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黄果树乃至安顺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年8月,黄果树旅游区正式挂牌,通过整合黄果树、龙宫、屯堡资源,加快规划、建设、管理、营销、宣传一体化发展,开启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至此,黄果树实现从一个景区到多个景区融合发展,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的思路,以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为目标,以“全域旅游+”全面推进理念、产品、业态、格局、营销、服务6个升级版,推动黄果树旅游区旅游产业跨越升级。   如今,该区以黄果树、龙宫、屯堡为核心,举办黄果树国际啤酒节、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汽车拉力赛等体旅融合的活动以扩大影响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签约大量来自云南、广东、浙江等地的民宿企业。至年,黄果树旅游区将实施民宿发展工程,即引进客房均价元以上的高端精品民宿家,客房均价至元的中档民宿家,带动提升当地客栈家,努力打造继浙江、云南等地后的“中国民宿第四极”。     今年以来,黄果树景区游客量持续“井喷”,为此景区的旅游环境综合治理也进一步升级,实行全封闭管理景区、人脸识别验票、分时预约入园等措施,持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为游客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龙宫溶洞景观

徜徉在今天的黄果树旅游区,不只有黄果树瀑布群、龙宫景区等国家5A级景区,更有天然湿地氧吧——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极富布依民族文化的美丽乡村——石头寨,穿越年来自明朝的屯堡文化——云峰屯堡景区……随着各景区旅游容量不断增大,景群之间的规模联动效应不断强化,全域旅游的新业态、新格局正在形成。     年,黄果树旅游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7亿元,旅游接待人次.59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82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3万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金秋时胡彪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