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这样一首诗,——《登飞来峰》,由于这首诗读来韵味无穷,还富有哲理,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而我到了西湖附近的飞来峰下,望着这座神秘莫测的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登临的山峰,免不了回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环顾周围,山脚下是历史悠久的灵隐寺,这里自古及今就是佛教圣地,哪会有村野农舍?除非闻听晨钟暮鼓,何来鸡鸣之声?由此看来,在王安石生活的北宋年代,飞来峰下不可能有村庄农户,飞来山上更不可能闻说鸡鸣,可是,诗人的诗句又是实实在在的眼前景物描写。想象着王安石的诗句,望着眼前的飞来峰,我心生困惑,继而怀疑王安石诗中的飞来山难道不是灵隐寺旁的飞来峰?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登山一看究竟。
手机拍照未进山之前,在检票的入口,我看到一块立着的橘红色牌子,上面是景区的介绍。原来飞来峰和山下的灵隐寺,同属于灵隐景区。这个景区位于西湖风景区的西北角,向有“东南佛国”之称。飞来峰,又称灵鹫峰,在风水学上,属于灵隐寺案山。飞来峰既然是灵隐寺的案山,也就是说始建于东晋的灵隐寺,历来为飞来峰下面的固有寺院,这恰恰证明了,灵隐景区一千多来就是一处佛国圣地,根本不是阡陌乡野。至于飞来峰名称的来历,灵隐寺志是这样记载的,——东晋咸和元年,天竺(今印度)僧人慧理至杭,登此山曰“此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后人因之称此山为飞来峰,山下的寺院为灵隐寺。
灵隐寺于东晋咸和年间由古印度高僧慧理创建,飞来峰因他登山建寺而命名,这位高僧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我们走到山脚下,还真看到了一座六面六层石砌白色尖塔,底层正面镶刻四个红色大字,——“理公之塔”。这座塔又名灵鹫塔,建在飞来峰一处佛像石窟——龙泓洞的洞口旁边,后人为纪念高僧慧理而建,塔下埋着这位高僧的骨灰。
佛塔一般为七层,少数为十一层或十三层,层数基本上是单数,而理公塔竟然是双数,在天下众多佛塔中可谓绝无仅有。理公塔,矗立在青翠的大树丛中,奇特而又古朴,正像高僧慧理一样,虽说是那个时代普普通通的一名云游四海的僧人,但是他的功绩在灿烂的佛教文化星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手机拍照从理公塔往前行,可以看到很多佛教石刻造像。这些造像,或嵌于山底崖壁上,或趺坐于幽深的石窟内。这些石窟与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所不同的是,它们为天然的溶洞,并非人工开凿。不过,其中的造像并非自然形成,还是人工雕凿的。飞来峰造像,姿态别具,或踞或立,历尽沧桑,仍透出迷人的魅力。只见佛龛前石窟内,聚集着很多前来观赏的游客,有些善男信女,合掌胸前,闭着眼,念念有词,在佛像前虔诚地敬拜。后来,我百度了一下飞来峰造像资料,才知道这些造像,有余尊,基本是中国五代至元代时期雕刻的;其中五代造像数量少,形制小,多刻于青林洞内外;宋代造像最多,现存余尊,主要分布于青林洞和玉乳洞,罗汉像居多;元代造像,现存67龛,有余尊,比较高大,以佛和菩萨像为主。飞来峰造像,既是晚唐石窟艺术的延续,又是我国石窟艺术由北方过渡到南方的标志,在中国古代造像艺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造像如今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走进昏暗莫测的龙泓洞,里面阴森森的,透着寒意,从洞顶的石壁上不时有滴水落在身上,感觉透心地凉。脚下凸凹不平,四周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有的游客打开手机拍照,这才能看到身边晃动的人影。我把手机电筒打开,照着脚下的地面,地面湿漉漉的。再照一下洞壁,壁面凸凸凹凹,凹陷处的佛龛造像,布满青苔;由于光线微弱,我拍的一幅观音像图片,模模糊糊,很不清晰。往前摸索着前行,一速光线,赫然眼前。光线下,不少游客仰脸拍照。我好奇地走过去,抬头仰望,只见洞顶有一露天洞口,通过狭小的洞口,外面洁白的光线撒进洞内,斑驳的岩壁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如同佛光掠影一般。这里,就是飞来峰有名景点,——一线天。在我看来,与其称之为一线天,不如称之为一洞天为好;站在洞下,仰望天空,如小洞一般。不过,小洞虽小,却是通着外面的光明世界。正因为龙泓洞有一线天的缘故,所以这一天然石窟,又被称为通天洞,或许在佛教徒看来,从这里可以通往西方极乐世界呢!
手机拍照出了龙泓洞,还可以看到飞来峰下面有不少这样的天然石窟。这些石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由于石灰岩的山体,经过长期的水蚀作用形成的,与人工开凿的明显区别就是奇形怪状,很不规则。借着灯光,观看着一个个溶洞,你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类造出这么多奇异的风景!
沿着临涧小溪旁林荫道漫步,泉水淙淙,鸟声婉转,在往来的人群中,让你忘记了寂寞和孤独,忘记了郁闷和忧愁,忘记了生活中酸甜苦辣咸。望一望石壁上佛龛里形态各异的佛像,或许会让你生出一丝超度的感觉,身心惬意,心旷神怡。
在一处岩壁的树荫下面,隔着狭窄的小溪,有一近乎拱顶的佛龛。佛龛里面,有一尊大肚弥勒佛像,佛像的前后两侧,是侍立的矮小的十八罗汉造像;弥勒佛袒胸露肚,悠然闲适地坐着,笑口常开,憨态可掬,而十八罗汉神情生动,动作各异;这些造像,看上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手机拍照飞来峰石刻造像,始于五代,兴于宋代,为此,很多宋代文人留有诗词佳句。这里,抄录一首诗,宋代杭州名士董嗣杲写的《飞来峰》,足见当年禅道的兴盛。
理公著脚五峰前,树石苍浮滴翠涎。
因指何年飞到此,要栖中国悟来禅。
一猿可验为灵鹫,万古无言为冷泉。
今日共知遗迹胜,隐名却自许由传。
在飞来峰的西侧,至今还有呼猿洞,相传是高僧慧理呼唤黑白二猿之处。至于诗中的冷泉,如果驻足冷泉亭下,只见一汪泉水,清澈明净,再看那冷泉掩映在绿荫之中,一股股泉水喷薄而出,飞珠溅玉,铮铮淙淙。飞来峰下风光好,明代画家沈石田曾留下这样的诗句: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由此可见,冷泉猿啸,曾是西湖十景之一,实不为过。
听着淙淙溪水,踏上曲曲折折石阶小道,向山走去。山崖上,绿荫覆盖,树木繁多,走在稍微陡峭的山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畔不断地传来清脆的鸟鸣。说来有点奇怪,江南的鸟鸣不同于北方,绿枝翠叶间,总有五颜六色的鸟儿,不怕游人路过,仔细瞧去,它们悠然自得地憩在那里,好像游人是远来的朋友似的,热情地为你献上它们美妙的歌喉,那声音是多么婉转,多么悠扬,多么动听,好像吴侬软语,听起来令人舒服至极。
手机拍照走到半山腰,就会发现,树丛里山坡上有很多怪石。这些石头,体积还真是不小,有的比一头大象还大;举目望去,表面都是光光滑滑,并且姿态纷呈,或立,或倾,或躺,或卧,有的翘首,有的俯瞰,有的孤傲,有的成群结伴,像马,像虎,又像龟,总之,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不知道的,还以为天上坠的,或者从别的地方飞过来的呢。在科学技术很是落后的古代,人们登临飞来峰,看到这样的怪石,肯定会认为是超自然的神力使然;而科学技术高度先进的今天,有的人身临其境,也会觉得不可思议。难怪有这样一个关于飞来峰的传说,流传至今:一天,灵隐寺的疯癫和尚济公,算知一座山峰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会给村里人带来灭顶之灾,就进村劝大家赶快离开。可是,村里人又认为济公在说疯话,没有人相信。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媳妇的人家,背起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走了新娘,都呼喊着追出来,就在这时,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人们这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从此之后,这座山峰就称为飞来峰。不过,这毕竟是传说,从有关的寺志和大量的诗歌及文献,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飞来峰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此名,至于它的形成,估计有数亿年的历史了,至于飞来峰下压没的村庄,更是子虚乌有。然而,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飞来峰与周围山体的不同,其山石的怪异,如果不深究其因,还真不明白怎么回事。
沿着绿树簇拥的蜿蜒山道,继续朝山顶走去。飞来峰并不高峻,我们没用多久就到了山顶,一路上不觉得有多累。峰顶呈漏斗的形状,一间房子的大小,不像别的地方的山峰,上面平平坦坦,还可以修房筑塔建亭。漏斗的边缘,围着一圈奇形怪状的巨石。如果有点地质知识,就会明白,这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我站在山顶,像来这里的很多游人一样,用手机拍了不少照片,留着纪念。在拍照过程中,我发现山巅的石块倾斜的方向,与山坡的石块倾斜方向,很是一致。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推测,飞来峰这座石灰岩山体,在很久以前,山顶比现在高上许多,这些古老的石灰岩体,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一朝坍塌,巨大的石块朝四周散落,这些散落的石块,又经过长期的雨水侵蚀,就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而崩塌后的山顶,也经过长期水蚀作用,变成了如今漏斗的形状。从山下的溶洞,到山上的怪石,登上飞来峰,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奇形怪状的喀斯特地貌。这样的地貌,很不稳定,是不适合建高大建筑的。至于王安石笔下的千寻塔,更是不可能,因为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建筑方面,相当智慧,在某些方面,现代人也自愧不如。
手机拍照在下山的山道上,我们没有走回头路,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说是道路,其实就是人们日积月累长年累月踏出来的,不是景区专门修缮的道路。这条山道,崎岖不平不说,更主要的是爬满了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古藤。这些古藤,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穿过它们,很是不易。不过,有生以来,能见到这么多生长了数千万年的古藤,还真是长了不少见识。只见很多藤条,有碗口那么粗,在看那长度,感觉有上百米远,不知伸展到哪里去了,它们在山上高高地盘亘,肆意地生长,好像我们过的这个地方,就是它们的世界。这些古藤,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姿态万千;粗大藤条,悬在山石上,树干间,任凭你坐在上面,荡起秋千,也毫发无损;还有的藤蔓围成了小屋,你躺在里面,闻着紫色花儿散发的芳香,悠悠哉哉,如入童话世界一般。这里是女孩子的天下,古老的藤蔓为她们编织着五彩缤纷的梦,让她们徜徉在童话般的世界了,玩得不亦乐乎。
下了山,我在想:既然王安石笔下的飞来峰,不是西湖岸边的飞来峰,又是哪里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网上查阅了度娘,原来还有绍兴飞来峰一说。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孔德营,网名一蓑烟雨,作家,山东省东明县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