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7321.html

年,广东一农民发现,一座小山附近的水稻,长得比其他地方茂盛很多,便爬上小山查看,竟发现一个洞穴,里面堆满人和动物骸骨!

狮子山是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方一座小山(约米,高出地面约70米),虽说叫山,实际上是由两座一高一矮的石灰岩孤峰组成。

因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只雄狮卧倒在地酣睡,头趴在地上,尾巴翘了起来,因此也被叫作狮子山,两座岩峰则分别被叫做狮头峰和狮尾峰。

两座岩峰属于溶洞地貌,里面的溶洞纵横交错,有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山底下还常年积水,水清澈见底。

当时马坝镇各个乡村都在大搞生产比赛,农民为了庄稼长得更好,便到处搞肥料来促进生产。6月底的一天,狮子山附近的村民阿才照例出门寻找肥源。

就在他巡视自家水田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狮子山附近的水稻长得特别茂盛,相比而言,其他地方的则要逊色很多。

阿才心中一动:莫不是这山上土壤里有天然肥料?想到这里,阿才便动了上山勘察的心思。这两座岩峰南边陡峭无比,北面则略微平缓。

但山上植被稀少,看上去土层贫瘠,不像是很肥沃的样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胆大的阿才从狮头峰北坡爬了上去。

到了山腰,他突然发现一个大大的溶洞。好奇的阿才爬进去一看,发现洞内的土壤看上去异常松软肥沃,洞口的野草长得也非常茂盛。

阿才挖了几锹土装在袋里带下山,随后送到镇里,镇里的干部又将土送到区里。区农科所很快发来化验报告,这些土里的含磷量竟高达33%,是非常罕见的自然肥料!

村里人都很兴奋,天然的磷肥不可多得,于是立即建起了磷肥加工厂,开始大量挖溶洞里面的堆积物。

哪知道,挖了几天之后,表面土壤被挖了一米深之后,黄褐色的黏土中不断出现一些包裹各种动物骨头的石头。

当地村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遇到有动物骸骨的石头,就全部搬出去,放在了溶洞门口。哪知道,村民们发现这些带骨骸的石头,竟越挖越多,有爪子的、脊柱的、肋骨的等等各式各样。

这一天,一位区里的干部视察磷肥厂,当他来到狮头峰的溶洞,看到洞门口的奇怪石头之后,顿时大吃一惊,因为这些竟是古脊椎动物化石!他立即让村干部派人把这些化石收集起来,妥善保护在办公室。

狮子山挖出古生物化石的消息很快传到市里和省里,省里非常重视,立即派广东博物馆、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赶到现场。

经专家们勘察发现,狮头峰因地壳不断上升,地下水不断溶蚀下切,竟形成了由新到老的4层溶洞,这些溶洞能上下串通。

第一层溶洞与当地水田高度相当,洞里有绛红色黏土和地下水活动产物,可以偶然发现石化不深的兽骨;第二层高出水田10米,里面的红褐色黏土厚度高达4米,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在1米深层位中被发现。

第三层溶洞高出水田20多米,里面主要是大量的石钟乳;第四层高出水田50米,洞里基本没有什么堆积物。

经过考古发掘,一共发现19种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大熊猫、虎、豹、剑齿象、牛羊等等。更令专家们惊喜的是,他们在第二层溶洞里发现一个零碎的人类头骨化石!

这件头骨化石包含颅顶、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和大部分鼻骨也保存了下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对这些零碎头骨进行了黏结修复,最后成功拼接出一个头骨上部。

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人类化石标本,被命名为“马坝人”。通过与其共生的动物化石判断,再用铀系法测定,“马坝人”距今12.9~13.5万年,属于早期智人,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型人类。

经过对头骨骨缝愈合程度判断,它属于一个中年男性个体。从他的眉骨、眼眶和骨壁厚薄状态来看,与中国发现的其他古人类不同,部分特征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比较相似。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头骨厚度来判断人类的智力和脑容量,北京猿人的指数在35到41,马坝人在41.6,现代人则在51到59,说明马坝人的智力程度与北京猿人相当,都是早期智人。

经CT扫描分析发现,马坝人右侧额骨有一个半圆型塌陷痕迹,痕迹周边又有伤后愈合的迹象,这是局部钝性力量打击所造成的,说明头骨的主人可能在生前遭到过暴力打击。

马坝人头骨外伤痕迹的愈合,证明了当时的人类在受到严重暴力伤害后的还能有长时间生存能力。

专家们在第二层溶洞的堆积物中,发现了2件打制石器,一件为16厘米的砍砸器,另一件则是一把石刀,上窄下宽有明显弧度的刃口,它们是马坝人使用过的工具,是马坝人时代文化遗物的代表。

经统计,与马坝人共生的动物种群高达38个,从他们的生存环境可以推测出,马坝人生活在一个四季分明,生机盎然的时代。他们狩猎对象可能是鹿、水牛、鲤鱼、中国巨貘等等,生存发展环境良好。

马坝人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轰动,他是华南地区发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早期智人,完善了中国原始人类发展序列,将广东的历史提前到了旧石器时代,填补了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意义非常重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