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像是普通机器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笔记本电脑一般用个五年可能就不灵活了,电饭煲也可能三四年就出现频频断电的现象。

一般越是精密的电器对器材的损耗也越大,往往需要更好的维修手段来保证其正常使用。但即使是再好的维护,等器材到达了一定的使用年限,也要面临着更换的情况。

发电机

然而在不久前,贵州洞穴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居然做到了持续发电80年,至今仍在正常工作。这不禁令人啧啧称奇,毕竟像普通的汽车发电机一般只有十五年的寿命。

那么,为何这两台发电机会坚持这么长时间呢?它们的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呢?

贵州

一、地处贵州,得天独厚

天门河水电厂位于桐梓县娄山关镇独石村上天门洞西侧,这里山清水秀,青山与绿水交错,地势起伏较大。学过地理的都清楚,发电站建设在此处可以利用水能进行发电,是一处绝佳的选址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就常常会选取山区作为工厂建址地,以及武器藏匿地点。这里的隐蔽性较强,可以有效避免敌方发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天门河的水电厂,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方是配电室。该水电站的地上部分并不起眼,是一座略显破旧的砖红色建筑。但就是在这样平凡普通的外表下,却建造着中国最早的溶洞电站,也是贵州的第一座水电站——天门河发电厂。

天门河发电厂。

当初建造时,政府充分考虑到了防御效果,使整个建筑极为稳定,即使过去了许多年,也没有大的损坏痕迹,整体结构依旧完整。

房屋外表的墙面上有些崎岖不平,上方是几个圆形的小窗户,玻璃已经不再清晰。其中一个窗户上面隐隐约约可见“天门河水电站”几个突出的字体。

据有关专家介绍,建筑物外表并不是由普通的砖石砌造,当时的水泥供给不足,因此只能用糯米和红砖混合制造。但是它所呈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整个水电厂的重心主要在它的地下部分。

溶洞

我们都知道,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很多游客旅游的时候,都爱观赏溶洞下岩石的千姿百态,其中,喀斯特地貌尤以贵州最为典型,它甚至有“溶洞之乡”的美称。中国现知最长的溶洞是贵州省绥阳县的双河溶洞,目前已探明长度为.14公里;最深的为贵州水城吴家大洞,深米。

该水电厂的修建就巧妙地利用了地下溶洞空间。

通过打通天然溶洞建造地下室,作为发电厂的主电机房,存储着一号、二号发电机组和水轮机,地下室及通道由青石砌成、拱券顶,在当时看来,整个布局宛若一座地下宫殿。

抗日战争

二、供电不足,亟待解决

就是如此一个看上去历经沧桑的建筑物,谁能想到,在里面还藏有两个仍然可以工作的“老古董”呢?据了解,厂房里的两台发电机组至今仍然运转正常,工作了80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那么,当时为何要修建这个发电厂呢?

回顾历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胶着时期,后方的电力供应成了重中之重。一场战争当中,武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完备的武器配置可以减少我方人员的伤亡,增加战争获胜的几率。

兵工厂

而生产武器需要兵工厂的运转,工厂工作也需要电力支持,当然,电报、医疗设备,这些机器的运转都需要用电。所以,电力便成了稀缺紧迫资源,那么,这些电力又从何而来呢?

彼时,电力供应紧张,没有形成像如今一样的大规模供电线路,因此全国许多省份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发电,甚至要扛着发电机行军作战。

干电池生产厂

当时我国为了解决发电问题可谓是煞费苦心,各级政府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寻找各种各样的供电方式,其中包括动手式的手摇发电机、使用缉获的柴油发电机、干电池等,可以说是方式五花八门,目的只有发电。

但这些发电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大缺陷。比如:干电池一类,当时我国根本没有相匹配的生产能力,因此往往就只能依靠缴获或者是在外购买,平时就携带许多干电池以备紧急用电。但是战争时期,想要收缴或者购买干电池,其难度可想而知。

柴油发电机

其次是柴油发电机,它虽然能够快速发电,消耗的人力资源也比较少。但是它的数量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毕竟发电机本身需要较为高端的生产技术,成本较高,因此,普及率也非常低。并且,足够的柴油供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最后是手摇发电机,人们在抗战时期往往喜欢用手摇发电机,毕竟如果保存良好,它可以提供很长时间的用电。但这个东西不好获得,只有很少的部队才能够配备。再者,它有两个重大问题,一是需要做好维护工作,二是需要耗费劳动力,且电能供应也很少。

手摇发电机

因此,队伍往往还会专门配制特定的战士到发电机旁,用手摇给发电机发电,一个人累了,就换另一个人。

但即使是这样,也终归只是一时之计,所发的电也是微乎其微的,依旧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供给补给,用不了多久就没有了。于是,引进大型发电机,完善发电厂成为了国内必要的选择。

贵州

三、修建发电厂,众志成城

在此之前,大家往往多用火力发电,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但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矿等资源,贵州虽煤矿丰富,但开采却极为不易。

于是考虑到贵州的现实情况,有关人员综合了各方面的打算,决定利用水力资源发电,可以说天门河水电厂的修建是极其特殊的。

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总署筹建天门河水电厂,召集相关专家,进行选址规划,并且从美国购置两台“GE公司”制造发电机组。

发电机

据资料记载,改发电机是当时美国的最新产品,它的运输大体经过是,从美国到运输印度,再转运到中国本土,过程中几经辗转,非常艰难。

首先发电机从美国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当时各方对其可谓是给足了重视,甚至由驻印美国空军卡尔少校亲自押运,经印度沿当时著名的“驼峰航线”直接越过喜玛拉雅山空运而来,最终抵达昆明地区,然后立即送往云贵山区。

飞机运输

据了解,该机件总重量达吨,创造了当时中印空运重件的最高纪录。

天门河水电厂的修建并不容易,电站由总工程师陈祖东负责,组织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工业大学五所大学人员参与联合设计。

也因此,在天门河水电厂地下水轮机房入口的门楣上,至今仍镌刻着这5所大学的黑白色校徽。但是除了设计之外,实际的建设也充满了艰难。

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工业大学的校徽

首先因为国内产业链不健全,很多材料都要从外国引进,购买合适的材料,就要耗费许多精力。

同时引进后,由于贵州当地的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道路整体较为闭塞,甚至很多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都十分艰难,更何况运输如此多的物品了。

另一方面,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各地动乱频繁,要保证运输建造的平稳进行可谓是难上加难。

天门河水电厂

值得庆幸的是,天门河水电厂当初修建时,虽然正处在战乱频繁的抗日战争时期,各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但是日军的主力都被拖在湖南,我国的西南方向相对而言较为平稳,因此,我们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加班加点地建设水电站。

其中具体遇到的坎坷与困难,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即使诸多工人一起修建,最终也花费了三年半时间,才彻底完工。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上个世纪交通便不便利,材料的运输,建造等都十分不易,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充满了艰难险阻,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到最后完工时,陈祖东先生写下了一首《石工歌》,来纪念所有人的努力。

嗟嗟石工,黄帝子孙,不期而会,众志成城,胼手胝脚,风暴雨淋,夜以继日,无是安宁,或钻隧道,鸠面鹄形,或涉水流,彻骨寒心。

天门河水电厂

四、历经岁月,厂房仍存

如今,经历了那么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注意到已经显得有些破旧的天门河水电站时,欣喜地发现这两个发电机居然还能够运转。

当年建造的艰难与重视已成为过去,历经漫长岁月,人们得以在天门河水电厂的地下看到它们。

在天门河水电厂入口,厂牌镶嵌在石砖里面里面,整体有岁月侵蚀的痕迹,但上面的黑底白字仍旧清晰,写着“天门河水电厂”几个漂亮的大字。在字体的上方是厂徽,整体呈圆形,外圈是圆环齿轮状,中间则是一把弓箭的标志。

发电机

走进去,便可发现其别有洞天。两座发电机并排放置在同一个房间内。它们外表漆黑,表面反射出厚重的哑光色调,乍一看形状就像两个放置的水桶,发电机表面上并没有磨损和锈迹,只有一些灰尘的痕迹。在发电机上还可以看到印刻有英文字样的厂牌说明。

不知道的,或许还会以为这是近几年新生产使用的发电设备。难以想象,在贵州这样潮湿的气候下,它埋藏在地下那么多年,居然还保存的如此完整。

它们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天门河水电厂

事实上,惊讶的不仅仅是我们,就连发电机的生产厂家得知这两台发电机仍能工作的消息后也很吃惊,甚至不惜出高价购买他们。

但要知道,对于我们而言,它们已早已不是两个单纯的发电机,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对研究历史以及水电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关部门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在年6月,天门河水电厂旧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命名为“桐梓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供人们观赏学习。

水电厂

如今,两个发电机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物品,许多人看着它满经沧桑的外表,忍不住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以此追忆往昔劳动者们的艰苦与无畏。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有多少事物都被掩埋在了岁月之中,但总有东西能跨过时光坚持到现在。相信这两个发电机所能提供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发电功能,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我们透过它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那个许多人共同革命、奋斗,建设新中国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