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来,让我带你去一趟江南,去往一个叫“金华”的地方,然后在那里静静地呆上几天。如果时光可以回流几年,我会建议你从钱塘江溯水而上,沿着这条如诗的水路,经富阳、桐庐、梅城、兰溪到金华。黄公望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仅仅是其中的一段而已,数不清的山水妙境,隐藏在上游深处。在这条流淌千年的水路上行走,你是不会孤单的。因为,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高人隐士都曾经在这条水路上和你一路同行。在眼下这个心乱如麻的时代,如果你已经寻觅不到旧时江南的影踪,纵使手捧厚厚的唐宋诗词也解不了对江南思念的饥渴。你不要哀愁,你可以扬一艘想象之帆,借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的影迹和诗踪。借着这依稀残存的船渡码头和白墙碧瓦。把这丝丝蔓蔓的江南印象从这条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千年水路上寻一些回来吧。当年大诗人李白在越中重游,碰见了京城老友韦参军,听说他要调到金华任职,一阵感慨,赠诗相送: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比李白稍晚些的唐代诗人戴叔伦,也曾经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溪棹歌》,用清新的笔触,赞美了这条无与伦比的大美之江: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再请看与李白、戴叔伦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短短二十几个字就把烟波浩淼的江湖春色描写得淋漓尽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虽然不直接描写这条江,但这首诗的作者,号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却是地道的金华人。这位自成一体的江湖诗人,心中一定累积了太多关于家乡的山水印迹,才会在创作《渔歌子》这首词时,把对家乡的思念借他乡之境来了个胸臆直叙和情境还原。到了宋室南迁之后,避难金华的李清照也同样是沿着这条水路目的明确直奔金华。她在《打马图序》里记录的非常详尽:“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适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乎。”这位落难的才女站在八咏楼上,发现婺江之上船帆如织,水天辽远,不禁感叹起自身家国飘零的处境: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位绝代诗人后来写的《武陵春》更是把这条江从意境之美上升到了一种婉转动人的心境之美:武陵春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也拟泛轻舟闻说双溪春尚好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风住尘香花已尽婺江由“武义江”和“东阳江”双溪合汇而成,李清照的这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抽象的情感进行了量化的比喻,读起来简直让人提不动这沉甸甸的愁绪了。明崇祯九年()的9月,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开始从故乡出发。途经锡邑、姑苏、昆山,也是沿着这条水路,从余杭、桐庐、兰溪到达金华。“盖金华之山,横峙东西,郡城在其阳,浦江在其北,西垂尽处,则为兰溪,东则义乌也。婺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而西北抵兰溪,与衢江合。余初欲陆行,见溪中有舟溯流而东,遂附之。水流沙岸中,四山俱远。丹枫疏密,斗锦裁霞,映叠尤异。”徐霞客在《浙游日记》里,详尽地记述了他来金华的行迹,更以他科学严谨又不失清新唯美的笔触,把金华的地理概况,尤其是对双龙、冰壶、朝真三个著名的溶洞做出了精准而到位的描述。这是一条如诗的水路,也是一条如水的诗路。这条江水吸引了无数异乡人把她当作可以归去的故乡,同时也哺育了无数绝代的风华儿女。你看,骆宾王的人生在这里开始一路向天歌;吕祖谦在这里开创了婺州学派;朱丹溪在这里悬壶济世;李渔在这里著书立说……这条水路就似一根长长的丝线,串起的人物却是那数也数不清的珍珠。有多少才子佳人、流人行者,曾借这条江水涤荡了心中的郁结之愁,或寄这方福地安抚了自己的济世之情。在这个芳菲初见的三月,你循着前人的足迹一路上行。两岸绿柳斜风,落红点水,在那个桃花盛开的渡口,洗衣少女的棒槌声随着水面的波纹层层荡开。你的小船终于行到了婺江地界,江水忽如神龙摆尾,一转弯之际,一座如梦之城已然轮廓初现,当你凌空见着一座巍然横跨南北的石拱桥渐逼眼前时,你就可以在这座叫“通济桥”的码头边停篙泊船,悠然上岸了。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