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勇智

此去柞水,清风引路。一个人的地理,是柞水,是商洛的大雅和大爱。白杨、山杨、、粗榧、冬青、龙柏、黄檀、黄栌、杉树、核桃、花椒、板栗、五味子、木耳——含笑相迎,羚牛、苏门羚、豪猪、青羊、花面狸、猪獾、豹、珠颈斑鸠、灰卷尾、锦鸡——抱团探亲。丰满的想象,正以微酣的眼神,在平方公里的纸宣之上迷离。这座“终南首邑,山水画廊”之城,正在满怀豪情,抒写着飞翔的诗句。

时间从夏商而来,在秦山洛水铺开。轮廓清晰的山水画卷,勾勒出澄明,在动与静之间,分解诗意。远处,有什么飘了过来,抓起来一看,只是一枚鸟语,还很湿热。在湿湿的鸟语里,柞水日夜星辰地奉献出璀璨的境界。

秦楚古道何在?这条古时的“高速公路”扼住了“秦楚咽喉”。有马蹄声破空而来,卷起的烟尘弥漫了关隘、驿站和铺店。我沉静下来,让时光回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处。沧海桑田不带走古道的记忆,留下的痕迹不经意间泄露了柞水的前世和今生。

凤凰古镇的记忆同样衰老,只是有着社川河、皂河沟、水滴沟的湿润。一面帘幌还挂在一千年前的酒肆,醉了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品香酒,听亮歌,赏美舞,我是古镇的仰慕者,直接和古镇比邻而居,比宿醉还面红耳赤。我有一种爱的冲动,远离着尘嚣。古镇多清秀,多美奂,小桥、流水、人家,让人多了一颗禅心。

呆在古镇的那些四合院,颇有些温情。它的方阔,它的游廊,它一砖一瓦藏着的诗篇,替古镇挡着风,替古镇举一举天空。而我的目光,却还游离在那些古建筑之上,徽派的风格还魂了古镇的光阴,将一座古镇的沧桑诗意地填平。

天佛洞暗藏锦绣和孤独,隐身在千年之后的熔岩里。时光在微微颤抖的吟声里穿行,穿行——越深入,越有柞水的骨感。石笋、石幔、石帷幕、石瀑布、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天佛洞饱蘸缤纷的想象,欲与瑶林仙境媲美,美出一洞江山,美出一洞“北国奇观”。“云绕青山山映水,树隐幽洞洞含天”,自然的山水,自然的溶洞,自然的美景,自然的意境,诱惑了所有的灵魂。这个时候,你该在佛爷洞燃一炷香火,让一位诗人参悟出天佛洞抑或古镇的内心。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应该是柞水最重彩的一笔,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一切都是那么诗意,都给予我们美好的引领。

羚牛谷是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长女,在苍郁的古树掩映下,在山泉婉转的流淌中,三峡、六瀑、八园、十桥、三十六潭------开始轻轻舒展,天然的修辞和巧夺天工的勾勒互为映衬,让美叠加在美上,让柞水的灵感随处可见。

牛背梁高山自然是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最旷达的长子。万亩高山草甸和十里杜鹃足够淹没你的目光。而当你手揽万里流云、脚踩南北的秦楚风光,雄心又会陡然升起,那就是柞水的魂在风中摇曳。

六尺岭是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多才的幺儿,有着拿手的绝活。天公石、地母峰、冷杉王、万寿龟和花中魁是其中的五种,争相在牛背表演,吸引了无数的龙骨木、鸡骨木、野樱桃、山楂、野花椒、刺海棠、大叶紫荆、五角枫、水青------前来助阵,吸引了无数的蜜蜂蝴蝶前来观看,吸引了无数的鸟兽前来拜谒,我也献上水袖一截,袖口携带诗意两朵。

当然,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儿女众多,个个都有着大雅和大爱,装满人景共荣击出的心音。走进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就是走进了美好和诗意,葱绿和生机。

此刻,我管窥柞水的起伏,新生的肺叶,混合着柞水的呼吸。我走过营盘镇、下梁镇、凤凰镇,走过曹坪镇、红岩寺镇、瓦房口镇,走过杏坪镇、石瓮镇、小岭镇,走过政府大楼、宾馆、邮局、银行、学校、商店、广场、公园、机场,走过星点的企业和工地-------这个有着“天然氧吧、城市之肺”之称、融“名山名镇名洞”于一体的地方,在温馨的夜空下,在铿锵的音色中,唱红了陕南、乃至整个世界的大舞台,实现了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成为寄寓美好的诗句。我爱这样的柞水,爱它如诗如画的风光,爱它蕴藏厚重的人文历史,爱它波澜壮阔的现代进程。一个远游的游子,依袭念念里,在柞水大地有了奔跑的热情。阳光下,所有的意象,包括古典,包括新生的,包括正在萌芽的,都在奔跑,一块绿毯圈养的情愫,让单一的澄明找到了灵魂的目的地,所有的传说都展开成这里人们今天的笑颜。大美柞水,仿佛一枚诗歌的字词栩栩如生,秦岭山水,美在柞水。柞水,我在一枚诗意里找到了你和自己。

温勇智,笔名温颖,作品散见《星星》、《清明》、《上海诗人》、《诗刊》、《文学港》等,先后获方块诗歌全国诗赛、陕西“大美太白”、新疆塔里木河——我的母亲河全国诗文大赛、湖南叶紫杯全国诗词大赛、成都桃花诗赛、浙江“你好,岁的舟山”、江苏徐霞客全国游记大赛等近二十个一等奖,及第六届全国散文诗大赛、鹤壁诗赛、开封国际诗赛、《星星》宝箴寨诗赛、福建妈祖征文、上海禾泽都林征文、北京门头沟征文、诗歌网“新时代歌咏”、诗刊社“致敬海南”征文、“恋恋西塘”征文,《草堂》“成华杯”诗歌大赛等省级以上征文奖两百余次。

作者/来源:柞水县文化和旅游局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