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是水作用的。

噶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盐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噶斯特地貌分为噶斯特溶蚀地貌和噶斯特沉积地貌。前者主要包括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后者主要包括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米,远望如林。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有的地方称为天坑。是噶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千平方米。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再适合的条件下,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导致碳酸钙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分布不均匀,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噶斯特地貌。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退后,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其中,海滩是最典型的海积地貌。

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按冰川的规模和形态,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如,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刀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