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中的水墨壁画
千佛洞位于隆阳区西邑乡补麻村西北山顶,在保山众多溶洞中,千佛洞以其多层深邃,色彩斑斓,景观诡谲取胜,其旅游观赏价值也最高。虽然千佛洞何时被发现,没有文字记载,或缺乏考证,但是洞中景观,早有史籍诗文记述和歌赞。光绪《永昌府志》记载:“千佛洞在城南六十里普麻山头。下临东河。硐内怪石参差,俱有佛形。地板幽辟,人迹罕至,真奇观也。”
这段记述虽简,但从宏观上做了概述,除介绍其地理位置外,还点明“怪石参差,俱有佛形”的特色,给人一个粗略的整体印象。
《保山县志稿》卷十二名胜篇记载:琼楼千佛(千佛洞),信义乡补麻西北山中,距城东南约60里,岩壁立,东河萦绕其下。沿悬岩峭壁间,攀藤附葛,约行半里,有洞窈然,名千佛洞。洞口有大石二,苔藓毵毵,如障门之壁。逾石而下,即入洞。洞口高不及丈,宽二丈许,入内即宏敞,高约丈五,宽倍之,顶微平,其裂痕间有钟乳累累下垂,如缨络,如彩旒,如披纱拂地,如帐幕漫天,如幢幡出没云雾间,如素练倒垂苍碧里。游目四顾,若起凤,若滕蛟,若鸾翔,若鹤舞,若孔雀之开屏,若鹰鹳之驱爵。窿者如仙岛,突者如神山。叩之宏宏渊渊。层级而下,每级宽展为台,高一二尺。历阶而降,台之周围,花团锦簇,如珊瑚玉树,如狮卧虎踞,如豹隐龙翔,疑龟疑鼋,疑鱼疑鳖者,随处均是,凡宇宙间形形色色,随拟之无不得其神似,是则斯洞之大观也。其尤奇者,沿壁间清泉滴沥,如垂露,如悬珠,潴为小池,名曰石田,勺之不竭,满亦不溢,饮之甘冽,此又一胜也。旧志名千佛洞,问之居民,或曰石花洞,或曰万佛洞,其间大小突石,类佛者不知凡几。有类披袈住锡者,有类参禅跌坐者,其余,或箕踞,或蹲坐,或欹或伏,或偃或仰,莫不各尽其态,愈下而景愈幻,层出不穷,旁洞纷歧,或分或合。人言全山皆空,可容数万人,竟日之游未能尽,特寒不可支耳。
象鼻山
这是古人笔下的千佛洞,也正是采取这种迂回叙述之方法,将好戏或高潮安排在落幕之前。
如今的千佛洞,在不改变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打造,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设备、设施逐步得到完善,更好地为旅客服务。
来到补麻村西北山脚,眼前是一个开阔的平场。西北方有一座碧绿的山,像一头鼻子朝南的大象,当地人叫它象鼻山。一条大约高30米、宽2米的瀑布飞流而下,就像是大象正在用它那长鼻子源源不断地将水喷涌而出,浇灌了四周的农田。千佛洞就在大象的身上。顺着象鼻山脚的一条水泥路继续往西北走,左面是顺着象鼻山山脚流淌的沟渠,走到沟渠的尽头,是一个水池,过了水池,便来到千佛洞洞口。“千佛洞”三个十分醒目的大字题在洞口上方。洞口右边,有一个凉亭。
千佛洞洞口
进入洞口,里面豁然开朗,是一个平坦宽阔的平台。这是第一层洞。前台正中面对洞口而立的,是一尊观音菩萨。观音身后上方,有十余盏形如荷花花瓣的彩灯,彩灯围成一朵莲花,彩灯闪烁。前台南北两侧,各有几尊佛像。前台左前方和右前方,各有一条石阶向里延伸。顺着右前方的石阶往里走,拾级而下,又进入下面一个溶洞,往里观望,越进去光线越暗,溶洞显得更加的阔大。两旁的洞壁凹凸不平。洞壁、洞顶和地面,到处是形态万千的石钟乳、石笋和石花。在彩色灯光下,洞壁上有的地方颜色单一,有的地方多种颜色间杂,形成奇彩纷呈的图案,色彩各异,五彩斑斓。有的密密麻麻紧挨着,像片片鱼鳞;有的似朵朵盛开的鲜花;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有的像棵棵挺拔直立的大树,汇成阵阵森林,有的如一块块悬挂的帘子……正当你的眼睛被这些色泽美丽晶莹剔透而娇美的石海所吸引,前面却突然有几条横空斜出的石头,显得十分突兀森郁,似出鞘的利剑劈空向你袭来,让人看了直感后脑一阵寒意。紧接着就看到了一排排剑尖朝下的宝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就是宝剑室,就好像是古代的一个兵器库。
月牙井
宝剑室
随着左拐右拐、忽上忽下、忽高忽低的小路走,前面右侧有一个月牙形的水洼,当地人给它取名叫“月牙井”。在井边石壁的蓝色灯光的映照下,井水闪着幽幽的蓝光,整口井,像一粒晶莹剔透的蓝色夜明珠,井里的水,人们叫它“东方圣水”。传说有一位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的傣族姑娘为了治好母亲的怪病而从山脚一步一叩首来到千佛洞求得一碗东方圣水医好了母亲的病,又一步一叩首到千佛洞来感谢众神灵,她的诚心和孝心感动了上天,她最后升天成了仙。
雪峰胜境
沉浸在传说的感人情景中,前方出现了一番“雪峰胜境”,上方是圆锥形的雪堆顶端,雪白一片。往下看是淙淙流淌的消融的雪水。那竖直的灰褐色的缓缓流下乳白色雪水相间的石壁,该是雪峰上正得到雪水浸润的条条沟壑吧。
和“雪峰胜境”紧接相连的是更为壮观的“流云飞瀑”,上端是宽大的山峰,山峰左前方如同一步一足迹的悬崖峭壁,峭壁上徒留深一脚浅一脚参差错落的小坑儿,伸向峰顶。右前方如同是无数层密集的蘑菇云,每朵蘑菇上端都像一把扇子,又像撑开的大伞,下面便是逐渐变小的伞柄。一条瀑布从峭壁与蘑菇云之间奔腾急下,似挂在山间的一条白练,又似从九天垂悬下来的银河。上方的蘑菇像是已经长成熟长充分,一片亮白。下方的蘑菇像是刚出土不久,灰白的。山峰脚下一片粉红色,再往下便是一片浅红,乃至淡淡的红晕,似整座大山都浸泡在热气蒸腾的红色温泉之中。这温泉,该是仙人们洗澡戏水的好地方。山峰四周弥漫着棕褐色、紫罗兰色,深灰色深黑色的成卷成团的云朵,那是在天际急速翻滚的云海。
擎天玉柱
往前走,前面出现了一根擎天玉柱,矗立在溶洞之中。这是洞顶往下生长的钟乳石和地面上往上生长的石笋交汇融合而成的结果。柱子的表面不是平滑的曲面,也不是平整的方形,柱体像是由许多条断裂破残的条形石头粘合而成。这里缺一块,那里少一截。四周断裂空缺部分形成了高低起伏的线条。放眼望去,就像是宫殿里专门用来让皇后、王妃娘娘们乘坐的御轿,四周那高低起伏下垂的,想必是御轿外面包裹的轻纱裙摆,御轿里乘坐的,一定是王母娘娘,恍惚中,感觉这御轿正徐徐上升,升向玉柱顶端的平台。那平台,就是王母娘娘的瑶台。瑶台之上,每年过年时,王母娘娘都会为了庆祝民间子民的大丰收而在此设蟠桃盛宴款待各位神仙。
万佛朝宗
往左拐,就到了“万佛朝宗”的盛况。像是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大山谷里,端坐着一尊如来大佛。在他周围乃至整个山谷、四面的山坡上,数以万计尊、大小不一的石佛高高低低的、密如蚂蚁般的密集在大佛周围。更有趣的是,所有的石佛都合掌相向。传说每年正月初一,释迦牟尼佛都要带着神鹰来到千佛洞说法讲经,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吸引了天下诸路神仙前来聆听,盛况空前绝后。眼前的情景,大概就是万千神佛正在聚精会神听佛经的场面。这也许就是千佛洞的由来吧。
高山流水
小路弯弯曲曲,像一条长蛇蜿蜒曲折地伸向洞里的每一个角落,又拐进或明或暗、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溶洞,真是洞外有洞,洞里藏洞,别有洞天。景观还有“槐树为媒”、“千佛聚会”、“封神榜”、“唐僧取经”、“高山流水”、“灵芝宝塔”“万年国画”、“八仙过海”、“托塔天王”、“垂帘听政”、“水漫金山”等奇妙景观。洞里的每一个角落,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射下,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那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屏、石幔……所形成的图案,都十分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眼花缭乱,令人心旷神怡,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万千神佛仙境之中,仿佛是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又回到遥远的古代,来到传说中的天庭、神堂庙宇和仙山,亲历各路神佛大仙神奇的活动场面。缭绕耳边的是洞里轻柔曼妙的音乐,似从遥远的天际飘来的天籁之音。大自然的天然之作,给人间带来无限魅力。
灵芝宝塔
洞内的这些石头,造就神奇的山峰和云海,藏匿了不计其数的神佛大仙,流传着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像盛开的花朵,沉睡着清凉如玉的井泉,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芒,引来纷沓而至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不是石头的世界,而是一个蕴含万千古老神奇世界的胜地,真奇观也!正如金齿张力先生七律诗《千佛洞》说的一样:
诡谲迷离九洞天,彩云官阙阿谁开?
玲珑艳丽崖如锦,斑驳嵯峨璧作瑰。
梦入太虚游幻境,神驰阆苑上瑶台。
蟠桃盛会群仙醉,放荡颠狂下海来。
如今的千佛洞,以洞中神奇、千姿百态的大佛和美丽的景色吸引八方的游客。(责任编辑:杨永明)
注:档案保存于保山市档案馆,摘自光绪《永昌府志》,民国《保山县志稿》,馆藏档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