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夜月,阁洞穿云。《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自古山色秀美,风景旖旎,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有白云似卧的阁子岭;秋光如画的东冶古镇;泗阳河的龙湾烟雨;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令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东峪村晋察冀二分区政治部旧址茹湖落雁,芦荡圆弧。五台有南茹村八路军总部;黄柏岩晋察冀二地委《战地报》旧址;广银沟晋察冀边区第二次党代会旧址;东峪村晋察冀军区二分区政治部所在地旧址;尧沟晋察冀二分区司令部驻地旧址;才郎沟八路军修械所旧址等极具红色文化的最佳游览目的地。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狮子坪;有着自然奇迹的莲花池、金牛传说的黄花塔的美景会给你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任你在仙界中遨游。莲花池位于五龙池西面的崇山峻岭中,距五龙池20公里,它在山腰的一个大溶洞(俗称崖堂)内。
尧沟二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旧址大溶洞南北约20米,东西约30米,高1.5米。它属于石灰岩溶洞,洞内寒气逼人,满布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形态奇异,琳琅满目,一派钟乳石风光。
柏兰村古镇地图溶洞中有一石池,叫莲花池,又叫栖龙池。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池周长12米,高约0.3米,池体岩壁上酷似“鳞甲”,呈黑、白、黄、红色,色彩斑斓。池水恒定,添不溢,取不降。传说是有一条龙为了常饮此处清澈泉水,就用龙身围成个池子,把泉水蓄起来,池水中龙头中部有一浅坑,传说是蛮子家取水宝时留下的,池子四周布满小龙池。
五台美景池子里面长年开着一朵莲花,莲花池由此得名,池子旁边还有一朵白色石莲花,高约0.8米。洞内有五个高约1米的圆形石柱,石柱顶部有10公分深的圆坑。传说也是蛮子家取宝所致,其中二柱现已长平。细观察石柱有的象人、有的象动物。洞中还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白色球状石弹,叫石雹。据说,如果把石雹带出,带到哪里,哪里就要遭雹灾。洞后方有一小洞,深度不详。
柏兰元代平头石狮子洞中建有三间龙王庙,供奉着六尊神像,每间两尊,后来,五龙池五龙王爷到了莲花池,把一间中的两尊神像掀到一边,独占了一间。
紧挨龙王庙过去长期住着一个得道喇嘛,喇嘛原是藏民,来自五台山菩萨顶,年圆寂,之前,把一铜塔(塔内有佛祖释伽摩尼)留给一胡氏,并预言:“我死后你要好好保护铜塔,此铜塔为菩萨顶三个铜塔之一,历史悠久,十分珍贵,30年后,会有人找寻此塔,开发莲花池,到时你要献出来”。老喇嘛的尸体存放在崖堂,后自燃。菩萨顶又派喇嘛将其骨灰收回寺院。
胡家庄的金代花塔莲花池原有公斤重的大铁钟,其内外记载着许多有关莲花池的轶闻奇事,年大跃进时被毁坏。莲花池外上方米处有一小洞,洞内有团小颗粒,似蜜蜂,用手摸会发出嗡嗡的响声,传说是蜜蜂在此筑巢采莲花蜜;莲花池下方米处有一小洞,洞左边是石鼓,右边是石锣等乐器。石鼓用石击,似有轰隆之声,游客到此,无不惊叹造物主之神奇。
黄花塔莲花池崖上有12棵高耸入云的千年古松,横空出世,苍劲挺拔。周围有一千多亩原始森林。莲花池山下一公里处中漕村建有金山寺。每年农历六月初一,附近村庄轮流当会首,礼牲上供,习俗延续至今。
五龙池白羊岭风景区五台更是名山秀水,闻名遐迩的五台山,远近出名的白羊岭自然景区、“上掩辽而下轶元”的金代花塔;柏兰古镇村的元代平头石狮子,二郎神治水的石金蟾;千年古吴王城遗址;千年古寺陡寺、元宝财神胡润故里、五龙池、仙人峰(古人称石人山)等观光胜地;
清代皇帝朝台线路五台县是闻名全国的文物大县,尤其是木结构古建筑年代跨度之全、留存数量之大、保存质量之高均居全国各县前列,其中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亚洲第一古建筑佛光寺,五台山古建筑群,近代古刹延庆寺,元代建筑广济寺,近代革命史迹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和徐向前元帅故居。
游人不绝五台八景,五台县境内奇景随处皆是,清《五台县志》载《西江月》一首:“阁岭白云似卧,林泉晚照人家;峰山无树落松花,西望河阳月挂。朝看黄维雨霁,河边落燕交加;槐荫春色更堪夸,东冶秋光如画。”说的是境内八处佳景。后来演变为:山城夜月,阁洞穿云,茹湖落雁,龙湾烟雨,河边归燕,槐荫春绿,东冶秋黄,石窟跃鱼。
山城夜月五台县北起峨岭,与繁峙、代县为邻;南至牛道岭,与盂县为界;东邻长城岭,与河北省的阜平、平山毗连;西至济胜桥,与定襄、原平接壤,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地域较大、地形复杂,是忻州市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山西省第三版图大县,全县总人口约32万。五台县城雄居突出的丘崖上,城东有滤泗河,城西与峰山相连,南、北、东三面陡崖。城墙高筑,城楼翼然。入夜月挂西楼,万籁俱寂,顿生苍凉静穆之美,人称山城夜月。
阁洞穿云从县城上五台山须过阁子岭,凿石壁为洞,洞上建楼阁。每遇有雾天气,白云从洞中穿过,更兼鱼鹳齐飞,蔚为壮观。每年五月初一,这里有庙会,云中走人,云头看戏,颇有情趣。
茹湖落雁翻过阁子岭,进入茹湖盆地。过去,两条小溪流汇成大湖,占地四十八顷,水浅处长满芦苇。秋天白露时节,北雁南飞,在茹湖落脚,觅食夜宿,第二天飞走,湖光山色格外秀美。
龙湾烟雨泗阳河畔元代建有龙湾寺,湾内有龙王庙,夏季常从格扇的花窗眼内出烟雾,如丝如缕,于檐下凝成一团后,翻上屋檐飘散,即龙湾烟雨。山下有名泉白沙泉,河边有水田和鱼塘,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赶庙会,物流涌动,好一幅风俗画!
河边归燕河边是五台的南大门,村北是大山豁口,滹沱河从此流入县境。河边一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燕子最早飞来,成群落在一座叫堡子的山嘴上,其它山嘴均不落燕,给白雪覆盖的五台山报告了春的讯息。
槐荫春绿槐荫村在滹沱河北,背靠大山,面朝太阳,村前水田平旷,局部气候温热。初春到来,邻近村庄依然一片褐黄,槐荫村娘娘堂的树捷足先绿,让经历寒冬的人感到无限的新鲜!
东冶秋黄东冶古为冶炼铜铁之地,历史上利用小银河灌渠的水,发展了灌溉农业,秋天,村西南大片大片的稻子熟了,金浪翻滚,令人欣喜。如今东冶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石窟跃鱼清水河下游河湾处有李家庄村,河湾东岸峭壁下有一石窟,窟内涌一股清流,注入小石潭中,每年清明节前后三四天内,有鱼从窟内跃出,村民们把篓子贴在石壁上,既收鱼,又赏景,在场者人人有份。后有人嫌口子小,出来的鱼挤破肚肠,建议用炸药炸大点,结果鱼没有了,水也不流了,只留下一段佳话。
清水河流域清水河对面那座山叫七级岭,四面悬崖壁立,顶部却是坦坦荡荡,著名的天鹅吸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传说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张皇都带领一支反清义勇军退到了松岩口对面的七级岭上。清兵从东、西、南三面将七级岭团团围住,七级岭的四面都是陡峭的悬崖,上山又没有水源,清军本打算围上个十天半月,把义军活活渴死。但是张皇都想了个好办法来,他找来一些棉花,把棉花扎成天鹅的形状,再用细绳把这些棉花天鹅拴住,从七级岭北面通过滑轮送到清水河里,吸足水分后,再通过滑轮绞上来,将水拧在缸里,义军于是有了救命水。虽然张皇都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是天鹅吸水的故事却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七律·五台八景
作者:闫竹叶
山城夜月
谁为山城勾倩影,嫦娥仙子特多情。西峰铁砚研朱墨,滤泗清流染靛青。
樵鼓三声诗酒倦,雄鸡一唱客心惊。石条街上驴蹄碎,残月随人带露行。
阁洞穿云
阁岭低回踞要冲,当关一径望台峰。苍龙吞吐茹湖雾,鱼鹳栖翔岩畔松。
薄暮钟吟沧海事,初晴烟和酒茶浓。为看五月云头戏,策杖登高纳远风。
茹湖落雁
溪流澞澞汇茹湖,芦荡时闻鸟唤雏。白露夕阳横一字,黄昏秋水啄圆弧。
垂纶渔父忘羹饭,弄笛顽童学鹧鸪。放眼平畴正催熟,不知旧雁尚栖无?
龙湾烟雨
最爱龙湾四月天,松青稻翠拂轻烟。沙泉水激无鱼影,格扇云闲织雨帘。
老父相聊戏文外,妇姑独约小摊前。忽嫌庙会时日短,集散人归难入眠。
河边归燕
旧年熟客又归来,夹岸桃花次第开。山嘴俊音知汝噪,河边嫩绿是谁裁?
衔泥雏燕檐间憩,嗅草耕牛垄上回。夜半东风五更雨,滹沱春信到台怀。
槐荫春绿
莫道山阴雪半消,村前淡绿着林梢。早春布谷还催种,老圃芫荽已捉苗。
出地醉闻泥土气,收工夜话济僧桥。百年学府文华重,最是钟楼有凤朝。
东冶秋黄
茄紫椒红稻麦黄,农家秋景胜春光。
天高气爽云犹淡,禾熟风摇土亦香。
龙王庙旁千年柏树闫竹叶,原是五台县语文老师。从教18年,在教授学生的同时,系统地攻读了《唐诗三百首》、《宋词鉴赏》等,尤独钟于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何日愈的《退庵诗话》等经典诗词,并练笔写诗余首。后调入五台县人大工作,工作之余,他创作热情倍增。7年时间又创作诗词余首,在全国报纸杂志发表首,其中有23首获奖。擅长于七律诗,其作品对仗工整,自然流畅,优美精炼。《五台八景》是他的成名作,并因此破格入选为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有关学者对他的诗词给予了较高评价,称他的作品格律考究,意境高远,佳句连连,对仗句写得尤为出色。
五台县古地图高洪口的悬棺高洪口一带的悬崖绝壁上,就分布着为数不少的悬棺葬,这些悬棺都放置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崖绝壁上。悬棺葬有桩崖式、洞穴式、悬吊式、崖缝式、栈道式等多种类型,高洪口的悬棺基本都是放置在悬崖洞穴里,属于洞穴式。
高洪口的悬棺这座寺院叫做嵌岩寺,像一颗明珠镶嵌壁立的群山之中。在当地村民的努力下,这座古刹已经在5年修复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不过,嵌岩寺最吸引人的并不是他的建筑和历史,而在于它颇具喜剧色彩的一千一百松。一千一百松是不是说嵌岩寺的周围有一千一百颗松树呢?非也!其实嵌岩寺内只有两棵树,一颗杄树(杄树是云杉和华北落叶松的俗称),一棵柏树,而不管是杄树还是柏树,老百姓都统称为松树,所以这两棵树加起来就成了一千一百松。另外,嵌岩寺当年还是当年晋察冀边区的的抗日红色交通站。
五台台怀街灵圣祥瑞,水青山碧。五台山雄盘踞五台县东北部,磅礴五百里,海拔米,是华北地区地理最高点,是大智文殊菩萨的根本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在《清凉寺碑记》中盛赞:夫清凉之为状也,壮矣,丽矣,高矣,博矣,靡可得而祥矣!华严四祖澄观国师则说:五台山山有五顶,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菩萨顶佛国圣境,人间仙阙。五台山的美是灿烂佛香和如意清凉融而为一的美,在中国成百上千座名山中,五台山气魄之雄、规模之大、内涵之丰罕以伦比,早在唐代的《敦煌石室遗书》中,古人就由衷赞道:昔人谓宇内灵奇之境,恒言五岳之外,复有三山,盖谓五台、峨嵋、普陀也,而五台尤以山辟最早,灵贶最赫,境地最幽,故得名独胜。
五台山寺庙群五台祖庭古南台,文帝悟道创盛世。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早在0多年以前,五台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性佛教道场。“灵霄仙境云集寺,尧舟文殊成圣迹。此景仅应天上有,只缘身在古南台。”古南台是是五台山建寺庙最早之地,帝王登临最早的台顶。位于台怀镇南12.5公里,台顶海拔米,面积两公里。
五台祖庭古南台佛因山而弘传,寺因佛而灵气。直到如今,台内台外涵盖五台、繁峙、定襄、代县、原平、忻州、盂县、阜平八县的辽阔土地上,还有禅、净、密、律、天台、华严等各大宗派座辉煌灿烂的古代佛寺,纵跨汉、魏、唐、宋、元、明、清、民上下0年历史烟云,以寺、庙、顶、庵、池、堂、洞、窟等各种形态,坐落在上下高差达2多米的峰顶、山麓、草原、河畔,真可谓星楼月殿,凭林跨谷。香窟花堂,枕蜂卧岭。
南台普济寺晨钟暮鼓和鸣,香火青灯辉煌。不愧为中国古建艺术的宝库(唐至民国历代寺院座,其中国保级7座)、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展览馆(北魏-民国历代佛像00余尊)、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北魏-民国各种类型古塔余座)。
除此之外,五台山也是一处沧桑古老的华北地质博览馆:五台山地质结构相当古老,绝对年龄在25亿岁之上,是中国地层表中早前寒武纪代表性地层单位五台群和滹沱群的命名地;是中国早前寒武纪(寒武纪是距今5亿7千万年前-5亿1千万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重大地质时间铁堡运动和五台运动的命名地;是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距今1.5—1万年)垂直冰缘带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山顶区强烈的寒冻作用和冻融交替频繁,发育了15种类型冰缘地貌,如冻融剥蚀面、冰缘岩柱、石海、石河、冻融湖塘、冰缘宽谷等,堪称冰缘地貌的自然博物馆。
五台山地质公园另外,五台山范围达平方公里的五座台顶,尤其是是北台顶,因为保存着最为典型、规模巨大、保存完好古夷平面,因此成为地文学上北台期夷平面的命名地。
五台隆起地质自古就有“东台看日出,西台赏明月,南台观山花,北台望雪景,站在中台顶,伸手摸星星”的神奇意境。五台山还是一座风光壮美的高山生态公园:五台山地理最高点北台顶海拔高度米(7年4月27日,国家测绘局和国家建设部联合公布了我国19座名山的高程数据,五台山海拔最高点被确定为米),而最低点坪上村只有米,相对势差米,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44.8℃,相对温差79.8℃,造成了台顶八月雪纷飞,台山南边禾正丽。南北相差月有余,春夏秋冬各有异的独特气候条件,形成了多样丰富的植被垂直带谱,是亚洲大陆东部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植被生态景观区。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