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诸多地名中带“水”的县,都因为所在地与“水”有关。
古人称“河”为“水”,这些叫“水”的县,都是因为区域主要“大河”穿县而过。而这条“大河”也就成为流经区域(县市)的母亲河。
山东也有一个叫“水”的县,就是因为有一条“大河”经过,这条大河叫“沂河”,因而县名叫“沂水”。
也正因为沂河这条母亲河,不仅养育了包括沂水县在内的世代临沂人民,还塑造了沂水流域美丽的水域风光。
在沂水,最有代表性的“水景”沂水国家湿地公园,有优美的库塘景观、芦苇荡景观、荷塘景观等自然景观,更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然而,沂水最奇特壮美的景观并不在地面上,而是,要么在山顶,要么在地下,都有“水”的参与塑造、雕刻,形成罕见的地下深处和山顶高处并存的双重奇观。
在地下的是“地下大峡谷”,在山上的则是“纪王崮”(“天上王城”)。
沂水地下大峡谷,罕见的“倒v”形溶洞峡谷奇观
沂水地下大峡谷全长米,虽然被称为“大峡谷”,实质就是属于喀斯特地貌类型的溶洞,而且发育有地下暗河。
溶洞内石钟乳形态齐全,石笋、石幔、石帘、石花、石竹、鹅管等形态各异,灯光照射下五光十色,宛如仙境。
然而,更奇特的不是石钟乳,而是溶洞的形态。
它并非一般溶洞的“浑圆形”,而是又窄又高,上窄下宽的“倒V”形,深达百米,两壁如削,仿佛“V”形谷的倒转,经过“翻天覆地”之后置于地下。所以才称为“地下大峡谷”。洞中有河、泉、瀑等,峡中有峡等百余处奇异景点。
为什么溶洞变成了“峡谷?这是因为成景岩石石灰岩地层节理、裂隙、断层比较发育,流水在石灰岩裂隙处,在溶蚀的基础上,还像河流一样强烈侵蚀,再加上岩体自身的崩塌作用,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地下大峡谷,而不是常规的溶洞。
因此,成为中国罕见的“峡谷型”溶洞地貌奇观。
景区命名为“地下大峡谷”也名至实归。
景区还利用地下暗河,开发了“地下河漂流”,也成为国内少有的地下漂流特色体验项目,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
地下大峡谷(与萤火虫水洞一起)成为山东唯一的5A级溶洞型景区,全国唯一的5A级“地下大峡谷”景区,全国6个5A级溶洞型景区之一。(官方公布的5A级景区的全称为:临沂市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
另一个奇观则是萤火水洞,与地下大峡谷相距约8公里,洞长约米。除了一般溶洞的地貌景观以外,洞中常年飞旋的萤火虫成为另一种溶洞中的神奇。洞内设有湖光山色、星际梦幻、黑洞探秘、幽谷星河、穿越时空等诸多景点。
附近还有一处天然地下画廊(4A),全长米,也是溶洞型景区。洞内有多处钟乳石景观,号称“地下艺术宫殿”。
沂水这些地下奇观,都因“水”与碳酸盐岩的奇妙“融合”。
然而,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同样是水与碳酸盐岩作用,竟形成了沂水的“天上”奇观。
这就是岱崮地貌,在沂水的“天上王城”之纪王崮。
岱崮地貌是地貌类型的一种,是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峰林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的又一地貌类型,也称方山地貌。广泛分布于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
沂水“天上王城”所在的岱崮,是5亿年前寒武系碳酸盐岩随着造山隆起上升,并在水平地应力作用下形成垂直节理和断裂,继而形成“断块”,在流水的强烈下切侵蚀下,“脆弱”岩层被侵蚀剥蚀形成山谷,“坚固”岩体顶部被“夷平”,四周被侵蚀、崩塌,形成陡立悬崖。
山顶平坦,四周岩壁陡峭,彷如“方桌”、“城堡”,而成为“方山地貌”。
坚固、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之下还有易于风化侵蚀,如一层层纸片叠加的页岩地层,它也是形成方山的关键因素,“上硬下软”的岩石是形成“上陡下缓”的方山的物质条件。
地下也好,山上也罢,都离不开“水”。
在沂水,同样在水的强力参与下,以溶蚀为主,形成地下大峡谷奇观;以侵蚀为主,形成山上的岱崮奇观。
而“天上王城”纪王崮,不仅有岱崮奇观,更神奇的是,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纪王曾迁都至此,故称为“纪王崮”,有国保文物“春秋古墓”为证。纪王崮顶面积达4平方公里,而成为“七十二崮之首”。
直至今天,崮顶上世代有人居住。
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景,更有延续多年的人文奇观。
现在已经发展为岱崮自然观光、春秋历史探秘、沂蒙民俗体验、古装马战观演等综合型景区(4A)。
这就是沂水,同时拥有地下和山上(天上)、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奇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