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这么多年,一路上总有些值得我去回味一番的人与物,而芦笛岩就是这么一个令我念念不忘的地方,犹记得,年的夏季,我曾站立在这片土地上,为芦笛岩之美而感叹。
时隔三年,我又一次来到了芦笛岩,这有着“国宾洞”之称谓的奇异自然景观承载地,体悟到的早已不仅仅是当年旅行之初对美景纯粹的欣赏,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产生原因等多个层面对芦笛岩进行更为深度的剖析。
那究竟是什么吸引我重回芦笛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芦笛岩的产生原因
芦笛岩的景观如此优美,造型又如此奇特,那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远在三亿年前,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在漫长的海洋历史中,海底沉积了一层厚而纯净的碳酸盐类,奠定了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
喀斯特地貌释义: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到了三迭纪末期,桂林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迫使桂林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距今万年前芦笛岩曾是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湖变成了山洞,由于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当溶解有碳酸钙的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由于水体环境变化,造成二氧化碳逸出,于是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就沉淀结晶出来,经过近百万年的积累,生成钟乳石、流石、石梯田等等,其中钟乳石则是构成芦笛岩美景的主要部分。
芦笛岩洞顶的水珠不断滴落,在水珠的滴落过程中,二氧化碳进一步逸失,落在洞底时又会继续沉积。这样的沉积物与石钟乳点相对应,由洞底往上生长,被称作石笋。石笋的内部结构和石钟乳不一样,它没有中心孔道,呈叠帽状,一层一层往上长,下部年老,上部年轻,而石笋的形态受水滴的化学性质、溶解物质多寡、落下的距离、滴水频率、空气流动情况等多种因素的支配,因此其形态也是多姿多彩。
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便形成石柱,如果滴水量增加,变成片状流动的水,便会形成石瀑布、石幔、石旗一类形态。
由此可见,由于天然水溶解作用形成的洞穴和天然水沉淀作用形成的钟乳石,主要是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释放系统平衡作用的结果。
芦笛岩的由来
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从芦笛岩内保存有的自唐贞元八年(年)以来70余壁书中便可见一斑,而其中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虽然知晓芦笛岩之巧妙,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是对其秘而不宣。
芦笛岩真正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是年解放以后,那时候人们生活安定,用不着避难了,于是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
或许你们都曾听过或是见过郭沫若的《满江红·咏芦笛岩》,其中一句芦笛岩头枷锁破,桃花源内仙灵唱。让我至今都是感触极深。年,居住于芦笛岩附近村民提供了关于芦笛岩的情况,经过勘测建设,芦笛岩于年正式开放,而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据说可以做成笛子,于是便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的别称
你们知道吗?芦笛岩还有一个别称,也就是我文章标题中所提到的“国宾洞”,可以说,桂林没有一个溶洞有芦笛岩那么大的名气,“国宾洞”的称号令游客咋舌,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溶洞才配得起“国宾洞”这样的别称呢?
自解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是各国领导人的青睐和芦笛岩自身出色的景观成就了如今芦笛岩那不可撼动的“国宾洞”之称。
芦笛岩简介与传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芦笛美景堪最佳。”芦笛岩是桂林山水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4A级风景名胜区,是漓江5A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芦笛岩洞深米,游程米,洞内存在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多处奇异的自然景观,被人们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芦笛岩的传说
很久以前,芦笛岩并未存在什么景致。
直到有一年,皇帝迎来了60岁大寿,官员们凭借着祝寿之名,向老百姓收刮一场,一时间全国各地被闹得乌烟瘴气。不久之后,各地的进贡队伍陆陆续续地路过桂州,乐声震天,把在月宫里睡午觉的嫦娥仙子给闹醒了。
嫦娥仙子连忙叫玉兔下凡打探,玉兔下凡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便重新回到月宫祈求嫦娥仙子帮忙救救黎明百姓。于是嫦娥仙子向十八罗汉借了八万只神乌鸦,等进贡的船队航行到洞庭湖心,她长袖一拂,顿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把船只全部打翻了。八万只神乌鸦大显神通,刁起贡品,一件件送回物主手里,桂林的老百姓,知道是嫦娥做的好事,欢声雷动,感恩戴德不尽。
但当从各家各户搜刮来的贡品又回到了物主手中的事情被官员们知晓之后,他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派出了更多官兵,对老百姓们进行掠夺,甚至还死伤了不少的老百姓。
不久,进贡队伍再次集结,又准备过洞庭湖,这次官兵们害怕狂风翻船,就把所有的船只用铁链连成一片。虽然这无法影响到嫦娥仙子施法,但为了规避前车之鉴,无奈之下,嫦娥只能先施法术把官府收刮来的宝物藏到山洞里去,打算等风头过后,再将财宝物归原主。
于是,嫦娥施法将所有贡品一齐收进了桂林西北郊光明山腹中的一个大岩洞中,嫦娥见洞口太小,怕日子长了被灌木埋没,便在洞口附近种了几丛芦笛作记号,等一切料理完毕,才回月宫去。
嫦娥为营造桂林山水,曾劳累成疾,如今又为收宝之事,忙了几天,回到月宫,不料竟然病了,调养将近三月有余,方才好转。
天上一日,世上一年,嫦娥在月宫虽只是养了三个多月病,但人间早已过去一百多个春秋了。这天,嫦娥猛然想起将贡品退还物主之事,不等病体痊愈,便急忙赶下凡来,却无法找到物品的原主人,嫦娥对此悔恨不已,只好到光明山去看看。
然而下百冲村里,有个放羊娃,天天在山上放羊,无聊得很,看见山上有几丛芦荻草长得特别茂盛,就去砍来做笛子吹。无意中让他发现了洞口,进去一看;尽是金银财宝,出来一讲,全村都轰动了。大伙正要挑起箩筐去装运,却被对门村的大恶霸知道了,他马上派了家丁来看守,妄想占为已有。
嫦娥心想,若是让这些财宝留在世,日后不知又要惹出多少是非来,干脆把财宝化为石头,省得人们为它忘命,于是吹了一口仙气,那一洞珍宝便化成了钟乳石。如今芦笛岩里最后一景雄狮送客,便是传说中当年的金狮子幻化而成的呢。
雄狮送客
芦笛岩不仅仅局限于溶洞之美
芦笛景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芦笛岩同桃花江、芳莲池等水体水景和侯山皆是芦笛景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图。
关于芳莲池
芳莲池在芳莲岭与光明山下,呈正方形,水面面积1.8公顷。《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光明山山势峭拔,有一穴通明,其水储为于家庄渠,灌田数百顷。”年开挖成人工湖,泉水长流,湖水澄碧,四时不涸。芳莲池东北,年兴建芳莲水榭、莲汀步级;西南建丰收亭,并有曲桥通连。楼台亭榭,碧水如镜,令游人雅趣盎然。
炎炎夏日之际,我们可以端坐于芳莲池畔,感受池畔清风为我们带来的凉爽;可以行走于芳莲池上空的古桥之上,接受芳莲池与度假山庄悠远历史文化的洗礼;亦或是乘一叶扁舟,于芳莲池之上漂浮,体味桂林最为悠远的山水情怀。
关于桃花江
桂林桃花江是漓江的支流,源于桂林市灵川县恩磨山及维罗岭,途经分界山,出马公岭,流经临桂、灵川入桂林市区中部的榕湖和漓江桥的下游,全长约25千米。
桃花江的河道狭窄而且迂回曲折,大弯小弯不计其数,有九曲十八湾之誉,原在雉山西麓汇入漓江,明代时在象山开挖城壕,于是这里也成了两江的交汇处,桃花江流域大部分是石灰岩地区,江水澄澈,传说江的源头有华岩洞,经常有桃花片从洞中流出,故名桃花江。
有诗如此赞美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
芦笛人文
观赏芳莲池与桃花江优雅山水风光的同时,又怎少得了人文历史的点缀,著名的人民艺术家阳太阳便是出生于芦笛景区的土壤之上,景区内至今依旧完整保留着阳太阳老前辈的故居。
阳太阳前辈的故居由阳太阳雕像、阳太阳广场以及阳太阳前辈曾经的住所组成,年6月,为保存名家史料,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秀峰区政府投入万元在阳太阳前辈故居原址上进行了重建,也就成就了我们如今见到的阳太阳前辈故居的模样。
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结合的如此密切的景点着实不多,此前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庐别墅与庐山,而如今阳太阳前辈的故居同芦笛景区的组合给我带来的震撼丝毫不比当初见到云雾间的美庐别墅差多少,阳太阳前辈的“漓江画派”写生化、生活化,我站在阳太阳前辈曾经的住所门前,望着近处触手可及的芳莲池山水,切实感受到了自然风光中夹带着人文气息,人文遗迹间透露着些许大自然的小清新。
是桂林山水造就了阳太阳前辈对山水风光淋漓尽致的诠释,而阳太阳前辈那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同样也加深了我们对桂林山水文化的向往。痴迷,如我......
实用讯息
地理位置:芦笛路1号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位:90元(1.4米以上的小孩全票,1.4~1.1米的小孩半票,1.1米以下的儿童免费,学生可凭学生证享受45元优惠票价。)
交通出行
①路公交车抵达芦笛岩停车场
②观光公交车1号线抵达芦笛岩停车场
③观光公交车2号线抵达芦笛岩公交站
最佳旅游时间:芦笛岩一年四季均适合游览,每年4-10月是最佳旅游时间,芦笛岩地处广西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为温和,且年降水量多,四季分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tips
①景区内提供小火车从山脚前往芦笛岩洞口,但是从山脚距离芦笛岩洞口就几百米,乘坐小火车时间比走路会更长,票价也不便宜,不是特别划算。
②岩洞内有免费的中文导游讲解服务,洞内阶梯较多,地面湿滑,请注意安全,洞外会有人缠着你买芦笛,最低历史成交价为1角1个。
结束语
桂林无山不岩,最奇者唯有芦笛岩!芦笛岩诸景自成境界,虽繁多而统一,首景狮岭朝霞,末景雄师送客,首尾呼应,前后一贯。而位于中段的水晶宫诸景荟萃,宽阔高远,为芦笛岩中的一大亮点,各种景致之间不可或缺的关系使得整个芦笛岩丰富而统一,择一个周末,让我们一起远离市区的喧嚣,来感受芦笛岩的美妙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