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静
“我的老朋友杨子江,当过40多年小学老师,爱好登山,只要天气好,早上天不亮就往山里转,西湖边上的那些山都爬遍了,可他依旧乐此不疲。”热心市民毛瑞虎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料自己年逾七旬的老朋友是位运动牛人,经常在山里打转,上上下下一爬就是四五个小时。
吴山古玩城的负一层,记者见到了店主老杨,此时的他刚从山里回来,开启了一天的上班时光。
吴山古玩城里古董、书画、保健药材等应有尽有,老杨专卖奇石、玩石,店里陈列着各种石头,有风吹日晒天然成型,也有人工雕琢打磨,价格少则几千,多则十几万。
老杨是杭州人,今年76岁,光头外加一副无镜片白色框架眼镜是他的招牌。“我家就在附近,以前是上城区一名老师,教了一辈子书,退休后开了这家店。附近很多人都认识,管我叫杨老师。我在这里开了十多年店,以前来古玩城玩石、藏石的人非常多,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生意清淡,客人少时我就整理手机里的照片发发朋友圈。我的‘存货’很多,半个月不出门都够发。”
老杨手机里的照片多数是登山时拍的,内容为蓝天、白云、山石、植物等户外场景。
老杨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石头,家离西湖边也近,没事就喜欢满山跑,西湖周围群山几乎都去过。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有一天双腿用不上力突然摔倒在地,医生也查不出原因。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走路登山都得借助拐杖。
68岁的某一天,老杨脑海中突然迸出了不想就此终老的念头,便破罐子破摔经常往山里转,没想到腿上反而有力了。于是,就一直这么走了8年。早上五点钟天不亮就不出门,一直要逛到九、十点钟左右赶到店里上班。
“十里琅当我已经爬了30多次,这两月就去了4次。”别人爬山主要看风景,老杨则为看山上的石头,也就是他口中的“深耕”。
第一次看风景,第二次看石林,第三次看大石头旁边的小石头……就这样百看不厌。不过,老杨上山前会提前“夜观天相”,天气好时才出动。一是为了爬山安全,另外他称自己是“追日族”,“阳光照耀下的石头拍出来才好看。”
山中“深耕”,除了时间,还需要体力保证。因为很多石头不在路边,或者被绿植遮挡,需要手脚并用,但老杨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三面云山一面城,老杨眼里,杭州水美,山同样很特别。
西湖群山中有许多摩崖石刻,从唐开始一直到民国,跨度上千年。尤其是宋代,题诗题字是文人士大夫间的风雅之事,所以目前留存下来的石刻也特别多,有数百处。这些石刻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说明那时候的西湖群山就是一个超有吸引力的大景区。
除了摩崖石刻,山里有不少洞穴引人一探究竟。比如南高峰南侧半山腰上的千人洞,老杨读初中时就爬进去过。当时身上带着煤油和火把,越爬越深,也越黑,大约爬个几百米,看到一个大坑,据说能站上千人,这也是千人洞的由来。据《杭州府志》记载,“山窦仅六尺许,渐进渐广,可容千人”,相传以前有强盗来,很多人就跑到里面避难。如今南高峰“千人洞”早已成为景点,旁边有这样的文字介绍——千人洞属于崩塌过渡类型溶洞,是西湖群山已探明的最大山洞,最高处约7米,最宽敞处达余平方米,《钱塘县志》曾描述,洞底深者,投以石,久不闻声。
此外,大大小小的山峰、石林的各种象形细观起来也很有意思,需要发挥各自想象。比如被誉为杭州最高峰的如意尖,十多个小山峰连绵而成,就像是块“如意”。“如意尖也是西湖这么多山峰里比较难爬的,特别是山上多个台阶的地方,坡度很陡。”
西湖群山不高,绿植又多,很多崖石、石林藏在杂草丛中。老杨经常走野路去寻找,有的石头这边看像野兽,另一侧看像飞鸟;有的石头像人脸,像思考者,就结合周边环境寻找合适角度一一记录下来。
“别人退休后就空下来,我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下班回到家,老杨还有3小时的阅读雷打不动,这个习惯也是从20岁前就养成的,“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