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7月14日电题:生态治理点“石”成金——中国为喀斯特治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新华社记者蒋成、施钱贵
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18亿人口的生产生活。中国的喀斯特地貌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在日前召开的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区蕴含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喀斯特,我国西南地区山奇、水灵、谷美、石秀,处处成景;瀑布、溶洞、山谷、湖泊、温泉比比皆是。
近年来,部分地区巧妙利用喀斯特地貌,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的喀斯特景点迅速走红。通过生态治理点“石”成金,中国为喀斯特治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巧用喀斯特
每天清晨,63岁的贵阳市民贺阿姨都会与一帮好友相约,到贵阳喀斯特公园练习太极拳、太极剑。从小在贵州长大的她,酷爱爬山,喜爱花草树木。从年贵阳喀斯特公园建成开放起,不用走出贵阳市区,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一切。
这座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喀斯特公园颇具特色,园中道路蜿蜒,嵯峨奇石千姿百态,被称为贵阳城市会客厅和难得的“城中盆景”。
“能在城市中心享受喀斯特地貌的风情,这在国内并不多见。”贺阿姨说,“穿过公园石林,给人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
贵阳喀斯特公园并非我国巧妙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唯一案例。在日前召开的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列举了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贵州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等著名喀斯特景区。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睿介绍,贵州喀斯特面积10.91万平方公里,约占贵州国土面积的62%,居全国之首,是全球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贵州充分挖掘多种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出梵净山、黄果树瀑布、万峰林等著名喀斯特旅游景区。
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万峰林景区是国内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盛夏时节,游走在万峰林中,一座座奇美的山峦拔地而起,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融为一体。
三百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征服石漠化
喀斯特是把“双刃剑”,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独特生态灾害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在贵州省关岭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大峡谷两岸,近九成国土面积都是喀斯特地貌,过去只见石头,不见片土,甚至寸草不生。“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加上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石漠化不断加剧,使人们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说,20多年前刚来到花江大峡谷时,放眼望去除了农舍、公路,就剩下白花花的石头,几乎看不到绿色,多数村民栽种的玉米仅够吃半年,其余时间需要国家发放粮食救济。当时,该地区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79%,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7.17%。
“从国家‘九五’计划起,我们就以花江大峡谷沿岸50余平方公里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作为示范区,攻克石漠化这个‘生态癌症’。”熊康宁说,经过20多年的科研攻关及应用示范积累,找到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适宜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为治理石漠化,当地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及综合治理,综合石漠化及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同时立足本地气候优势,培育花椒、火龙果等特色耐旱经果林产业区。曾经的“生态癌症”如今变得满目苍翠,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降至10%。
献计喀斯特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多位专家为喀斯特治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认为,喀斯特系统科学可以从喀斯特系统层圈相互作用与区域环境变化、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喀斯特生态系统与粮食和水安全、喀斯特系统环境与公共健康等方面开展相应研究。
喀斯特地区如何增强碳汇能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再华推荐了两条路径:一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在硅酸盐地区的土地上撒碳酸盐粉,能增强其碳中和潜力;二是可以在水生生态系统上做文章。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溶解速度快,遇到水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五级碳,其流入河流后会产生大量的沉睡植物,对改善水质具有很好效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晓永认为,碳酸盐岩风化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面积最大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在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潜力巨大。
在治理和利用喀斯特地貌上,白晓永建议抓住喀斯特地貌土壤水量小作用大的特点,加强土壤水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同时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要考虑气候变化对生态恢复的影响,提升生态建设的成效;‘立地’就要加强岩石风化碳汇资源的研究,助力碳中和的实现。”白晓永说。
编辑:冯筱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02.html